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不同宽度森林河岸带对土壤氮素截留转化效率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7页
   ·引言第7-8页
   ·河岸带定义及研究历史回顾第8-9页
     ·河岸带定义第8页
     ·河岸带研究历史回顾第8-9页
   ·河岸带对氮素截留转化机制第9-10页
     ·物理过程第9页
     ·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第9-10页
   ·影响河岸带氮素截留转化效率的因素第10-13页
     ·河岸带水文学过程第10页
     ·河岸带土壤特征第10-11页
     ·河岸带植被状况第11-12页
     ·人类活动第12-13页
     ·季节第13页
   ·河岸带截留转化氮素效率研究方法第13-14页
     ·直接测量法(Direct Methods)第13-14页
     ·传统示踪方法(conservative trace motheds)第14页
     ·同位素示踪方法(~(15)N isotopic trace motheds)第14页
   ·河岸带研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21页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第17页
   ·试验地植被状况第17-18页
   ·试验设计第18页
   ·采样器安装第18-19页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19-20页
   ·数据分析第20-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29页
   ·各采样点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第21-23页
   ·距溪流不同距离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第23-24页
   ·不同宽度河岸带氮素清除效率第24-26页
     ·硝态氮清除效率第24-25页
     ·铵态氮清除效率第25-26页
   ·河岸带不同位置清除效率第26-27页
     ·河岸带不同位置硝态氮清除效率第26页
     ·河岸带不同位置铵态氮清除效率第26-27页
   ·河岸带上氮素清除位置第27-29页
     ·单位距离硝态氮清除第27-28页
     ·单位距离铵态氮清除效率第28-29页
4 讨论第29-33页
   ·不同宽度河岸带氮素清除效率比较第30-31页
     ·不同宽度河岸带硝态氮清除效率比较第30页
     ·不同宽度河岸带铵态氮清除效率比较第30-31页
   ·河岸带不同位置清除效率比较第31-32页
   ·河岸带上氮素清除位置第32页
   ·小结第32-33页
结论与建议第33-34页
 1 结论第33页
 2 建议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4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S的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的研究
下一篇:有限元法在水力割缝套管强度分析及工艺优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