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导言 | 第8-24页 |
一、绿色政治现实发展的简短说明 | 第9-11页 |
二、新问题的产生和变化 | 第11-13页 |
三、逻辑思路与理论资源 | 第13-18页 |
四、研究缘由与主体内容 | 第18-24页 |
第一章 对绿色政治的政治追问 | 第24-48页 |
一、必要性:认知和反思 | 第25-38页 |
(一) 环境问题的政治认知 | 第26-31页 |
(二) 深层反思:经济与政治 | 第31-38页 |
二、可能性:身份的具备 | 第38-46页 |
(一) 政治场所的扩大与政治新成员的引入 | 第38-41页 |
(二) 对政治概念的开掘 | 第41-43页 |
(三) 对政治思想的拓展与补遗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第二章 绿色政治的价值基础 | 第48-83页 |
一、界限说明:两种“中心主义” | 第49-64页 |
(一) 自然观念源流考:人类中心主义的轨迹 | 第50-58页 |
(二) 自然的声音:生态中心主义的蕴含 | 第58-64页 |
二、整体主义的视域 | 第64-72页 |
(一) 整体主义的有机存在 | 第65-67页 |
(二) 整体主义的生态智慧 | 第67-70页 |
(三) 摩擦的平衡:冲突中的整体与个体 | 第70-72页 |
三、道德共同体的延伸 | 第72-80页 |
(一) 时间维度:对人类未来世代的道德考虑 | 第73-75页 |
(二) 空间维度:对动物和自然整体的道德思考 | 第75-80页 |
结语 | 第80-83页 |
第三章 绿色政治的政治之维 | 第83-116页 |
一、绿色政治的行动原则 | 第83-92页 |
(一) 非暴力 | 第84-88页 |
(二) 社会正义与责任 | 第88-92页 |
二、绿色政治的组织原则 | 第92-104页 |
(一) 民主参与 | 第92-102页 |
(二) 轮换制 | 第102-104页 |
三、绿色政治的结构原则 | 第104-114页 |
(一) 去中心化 | 第104-110页 |
(二) 共同协作 | 第110-114页 |
结语 | 第114-116页 |
第四章 绿色政治的社会取向:可持续性世界的实现 | 第116-155页 |
一、对可持续性世界的辨析 | 第116-128页 |
(一) 一个模糊的概念 | 第117-121页 |
(二) 一种明确的反对 | 第121-125页 |
(三) 一种双重的关照 | 第125-128页 |
二、国家的绿化 | 第128-138页 |
(一) 绿色转变的模式 | 第128-133页 |
(二) 生态重构 | 第133-138页 |
三、环境群体的绿色作为:以绿色非政府组织为例 | 第138-146页 |
(一) 变化中的社会性力量 | 第139-142页 |
(二) 政治机会与危险 | 第142-146页 |
四、全球范围的绿色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 第146-152页 |
(一) 管理共同的议程 | 第146-149页 |
(二) 有差别的共同责任 | 第149-152页 |
结语 | 第152-155页 |
第五章 绿色政治:权威主义,还是民主 | 第155-172页 |
一、权威主义的倾向 | 第155-163页 |
(一) 早期的端倪 | 第156-160页 |
(二) 近期的怀疑 | 第160-163页 |
二、与民主的相融性 | 第163-170页 |
(一) 民主需要环境主义 | 第163-167页 |
(二) 环境主义需要民主 | 第167-170页 |
结语 | 第170-172页 |
结论:一段绿色告白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8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及其他成果 | 第182-183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183-189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189-197页 |
后记 | 第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