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不作为侵权责任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3页
一、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概述第13-16页
 (一) 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概念第13-14页
 (二) 作为侵权与不作为侵权的区分标准第14-16页
二、不作为侵权责任的立法体例比较第16-29页
 (一) 大陆法系国家第16-20页
  1. 德国的交往安全义务第16-17页
  2. 若干国家对交往安全义务的类似规定第17-19页
  3. 过失的判断标准第19-20页
 (二) 英美法系国家第20-27页
  1. 注意义务的提出和发展第21页
  2. 过失的判断标准第21-23页
  3. 过失认定的考虑因素第23-24页
  4. 特别的注意义务——救助义务第24-27页
 (三) 两大法系中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比较第27-29页
三、不作为侵权责任的理论依据第29-34页
 (一) 现有学说介绍及其评价第29-32页
  1. 交往安全义务理论说第29-30页
  2. 注意义务理论说第30页
  3. 安全保障义务理论说第30页
  4. 危险控制理论说第30-31页
  5. 合理信赖原则理论说第31页
  6. 好撒马利亚人理论说第31-32页
 (二) 本文的观点第32-34页
四、我国不作为侵权责任的立法现状与完善措施第34-48页
 (一) 我国不作为侵权责任的立法现状第34-37页
 (二) 我国不作为侵权责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第37-41页
  1. 作为义务的来源有限第37-38页
  2. 一般性民事救助义务规定的缺失第38-39页
  3. 不同作为义务标准的欠缺第39页
  4. 安全保障义务的缺陷第39-41页
 (三) 完善我国不作为侵权责任制度的建议第41-48页
  1. 作为义务范围之扩大第41-45页
  2. 不作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之修正第45-46页
  3. 不同作为义务标准之确立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研究成果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3-55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小产权房”法律问题探析
下一篇:论监护人的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