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导言 | 第11-15页 |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2. 相关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3-14页 |
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1章 企业年金制度概述 | 第15-23页 |
·企业年金的概念及性质 | 第15-16页 |
·企业年金的概念 | 第15页 |
·企业年金的性质 | 第15-16页 |
·企业年金的类型 | 第16-17页 |
·根据法律规范程度划分的三种类型 | 第16-17页 |
·根据待遇计发办法划分的两种类型 | 第17页 |
·我国企业年金的特点与功能 | 第17-23页 |
·我国企业年金的特点 | 第17-19页 |
·我国企业年金的功能 | 第19-23页 |
第2章 发达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及经验启示 | 第23-33页 |
·发达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 | 第23-29页 |
·美国的企业年金制度 | 第23-25页 |
·澳大利亚的企业年金制度 | 第25-27页 |
·日本的企业年金制度 | 第27-29页 |
·经验启示 | 第29-33页 |
·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 第29页 |
·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第29-30页 |
·税收优惠政策是企业年金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第30-31页 |
·企业年金应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发挥监督作用 | 第31页 |
·我国应建立自愿性企业年金制度 | 第31-33页 |
第3章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第33-42页 |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 | 第33-35页 |
·起步阶段(1991 年—1994 年) | 第33-34页 |
·初步发展阶段(1995 年—2003 年) | 第34页 |
·积极发展阶段(2004 年至今) | 第34-35页 |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 第35-38页 |
·企业年金发展规模迅速,但市场覆盖率很低 | 第35-36页 |
·企业年金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和行业差距 | 第36-37页 |
·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和收益率较低 | 第37-38页 |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迟滞的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政府因素 | 第38-39页 |
·市场因素 | 第39-40页 |
·企业因素 | 第40-41页 |
·职工因素 | 第41-42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42-53页 |
·政府层面 | 第42-46页 |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 第42页 |
·解决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问题 | 第42-43页 |
·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为企业年金寻求发展空间 | 第43-44页 |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 第44-45页 |
·加大企业年金的宣传力度 | 第45-46页 |
·市场层面 | 第46-48页 |
·大力扶持和发展资本市场 | 第46页 |
·运用各种投资工具,合理确定投资组合,拓宽投资渠道,有效规避资本市场的投资风险 | 第46-47页 |
·建立企业年金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投资运作透明度 | 第47-48页 |
·企业层面 | 第48-50页 |
·完善企业薪酬体系,建立企业年金长效激励机制 | 第48-49页 |
·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 第49页 |
·积极拓展集合企业年金形式,推进企业年金在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49-50页 |
·职工层面 | 第50-51页 |
·对现行企业年金缴费政策的两点建议 | 第51-53页 |
·缴费制度可以更加灵活 | 第51页 |
·无法转移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可以允许职工自行缴费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