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枫杨种质资源的收集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 1 前言 | 第10-18页 |
| ·枫杨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 ·枫杨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木材作用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 ·防治昆虫作用方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兴林灭螺作用方面的研究 | 第13页 |
| ·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3-17页 |
| ·RFLP | 第14-15页 |
| ·RAPD | 第15页 |
| ·AFLP | 第15-16页 |
| ·SSR | 第16页 |
| ·SCAR | 第16-17页 |
| ·ISSR | 第17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9-22页 |
| ·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9-20页 |
| ·引物筛选 | 第20-21页 |
| ·PCR扩增 | 第21页 |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1页 |
| ·扦插繁殖 | 第21-2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32页 |
| ·种质资源收集的结果 | 第22-24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第24-29页 |
| ·DNA的提取结果 | 第24页 |
| ·引物筛选的结果 | 第24-25页 |
| ·优化的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 第25页 |
| ·PCR扩增的结果 | 第25-26页 |
| ·六个主要县市的枫杨遗传多样性 | 第26-27页 |
| ·个体的聚类分析 | 第27-29页 |
| ·扦插的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枫杨扦插试验结果 | 第29-30页 |
| ·生根剂和切口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生根剂和切口对扦插苗地径的影响 | 第31页 |
| ·生根剂和切口对扦插苗高的影响 | 第31-32页 |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2-34页 |
| ·遗传多样性实验讨论 | 第32-34页 |
| ·取样对遗传变异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基因位点数量对遗传变异估算可靠性的影响 | 第33页 |
| ·湖北省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关系 | 第33-34页 |
| ·枫杨扦插实验的讨论 | 第34页 |
| 5 枫杨资源的保护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附录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