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难度知觉、归因方式与成败经验对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

目录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0-20页
 1 能力自我知觉第10-12页
   ·能力自我知觉的概念第10-11页
   ·成败经验与能力自我知觉第11-12页
 2 难度知觉与能力自我知觉第12-13页
   ·难度知觉的概念第12页
   ·难度知觉与能力自我知觉第12-13页
 3 归因与能力自我知觉第13-15页
   ·归因概念与归因理论第13-14页
   ·归因与能力自我知觉第14-15页
 4 问题提出第15-18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5-18页
   ·本研究拟探讨的主要问题第18页
 5 研究假设第18-19页
 6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理论意义第19页
   ·实践意义第19-20页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预实验 积极能力量表的测量学分析以及中等难度记忆材料的选取第20-39页
 1 研究目的第20页
 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被试第20页
   ·材料第20页
   ·程序第20页
   ·计分方法第20-21页
 3 结果第21-22页
   ·积极能力量表的测量学分析第21-22页
     ·项目分析第21页
     ·信度分析第21页
     ·效度分析第21-22页
   ·大学生能力自我知觉在一周之内的稳定性第22页
   ·中等客观难度记忆材料的确定第22页
 4 结论第22-23页
 研究一 难度知觉与成败经验对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23-30页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23页
   ·研究目的第23页
   ·研究假设第23页
  2 方法第23-25页
   ·被试第23页
   ·测量工具第23-24页
     ·能力测量第23页
     ·难度知觉测量第23-24页
     ·成绩和操纵检验第24页
   ·施测程序第24页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第25-27页
   ·描述统计结果和操纵检验第25-26页
   ·假设验证:难度知觉和成功/失败对能力评价的影响第26-27页
  4 讨论第27-30页
 研究二 归因、难度知觉与成败经验对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30-39页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30页
   ·研究目的第30页
   ·研究假设第30页
  2 方法第30-31页
   ·被试第30页
   ·测量工具第30-31页
     ·能力测量第30页
     ·归因方式测量第30-31页
     ·难度知觉测量第31页
     ·成绩和操纵检验第31页
   ·施测程序第31页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第31页
  3 结果第31-35页
   ·描述统计结果和操纵检验第31-33页
   ·假设验证:归因、难度知觉和成败经验对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33-35页
     ·难度知觉与成败经验对内归因个体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33-35页
     ·难度知觉与成败经验对外归因个体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35页
  4 讨论第35-39页
   ·描述统计结果与操纵检验第35-36页
   ·难度知觉与成败经验对内归因倾向个体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36-37页
   ·难度知觉与成败经验对外归因倾向个体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37-39页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第39-43页
 1 难度知觉与成败经验对个体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39页
 2 难度知觉与成败经验对内-外归因个体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39-41页
   ·难度知觉与成败经验对内归因个体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40页
   ·难度知觉与成败经验对外归因个体能力自我知觉的影响第40-41页
 3 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建议第41-43页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9页
 附录1 能力量表(以特质指导语为例)第46-47页
 附录2 内-外心理控制源问卷第47-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9-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羞怯的内隐联想测验及不同羞怯水平个体的面孔表情识别研究
下一篇:印象管理对个体态度改变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