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1章 绪 论 | 第13-34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 第13-14页 |
·全球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3-14页 |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4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第14-16页 |
·大气中重金属的沉降 | 第14-15页 |
·农药、化肥和塑料薄膜的使用 | 第15页 |
·污泥施肥 | 第15页 |
·污水灌溉 | 第15页 |
·含有重金属的废物的堆积 | 第15-16页 |
·金属矿山的酸性废水污染 | 第16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 第16-17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第17-19页 |
·重金属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第17页 |
·重金属对植物效应的影响 | 第17页 |
·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 第17-18页 |
·重金属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第18页 |
·重金属导致的其它环境问题 | 第18-19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学特性 | 第19-27页 |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 | 第19-20页 |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存在形态 | 第20-21页 |
·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化学反应 | 第21-24页 |
·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 第24-27页 |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修复技术 | 第27-34页 |
·物理工程修复 | 第28-30页 |
·化学修复 | 第30-31页 |
·生物修复 | 第31-34页 |
第2章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 第34-51页 |
·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 | 第34-35页 |
·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 | 第35-39页 |
·超富集植物对根际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 | 第35-36页 |
·超富集植物吸收重金属的过程 | 第36-38页 |
·超富集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 第38-39页 |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物种资源 | 第39-45页 |
·镉的超富集植物 | 第40页 |
·铅的超富集植物 | 第40-41页 |
·锌的超富集植物 | 第41-42页 |
·铜的超富集植物 | 第42-44页 |
·锰的超富集植物 | 第44-45页 |
·植物修复的强化措施研究进展 | 第45-51页 |
·转基因技术 | 第45-48页 |
·根围土壤生态环境的调节 | 第48-49页 |
·农艺管理及其它措施 | 第49-51页 |
第3章 土壤的样品采集及理化分析 | 第51-62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51-53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51-52页 |
·土壤样品的制备 | 第52-53页 |
·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53-62页 |
·土壤pH 值(H20)的测定 | 第53页 |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 第53-54页 |
·土壤最大分子持水量(%)的测定 | 第54页 |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 第54-56页 |
·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测定 | 第56-58页 |
·土壤中重金属(Cd)总量的测定 | 第58-59页 |
·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的测定 | 第59-62页 |
第4章 油菜和小白菜互作对各自吸收土壤中镉的影响 | 第62-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7页 |
·土壤的采集和制备 | 第64页 |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第64页 |
·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添加 | 第64页 |
·植物的土培 | 第64-66页 |
·植物样品的制备 | 第66页 |
·统计分析 | 第66-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4页 |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 | 第67页 |
·根系作用对两植物生物量、体内镉含量的影响 | 第67-72页 |
·单作和互作条件下土壤净化率的比较 | 第72-74页 |
·讨论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第5章 有机肥/互作作用对油菜和小白菜各自吸收土壤中镉的影响 | 第78-9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9-81页 |
·土壤的采集和制备 | 第79页 |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第79页 |
·实验材料的预备 | 第79-80页 |
·植物的土培 | 第80-81页 |
·植物样品的制备 | 第81页 |
·统计分析 | 第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87页 |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 | 第81-82页 |
·有机肥对单作时油菜和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第82-87页 |
·有机肥对互作时油菜和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第87页 |
·讨论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附录 A: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7-108页 |
附录 B:基金项目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