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大学城和校园特色景观概述 | 第13-15页 |
·主要概念界定与阐述 | 第13-14页 |
·大学城 | 第13页 |
·景观 | 第13页 |
·校园特色景观 | 第13-14页 |
·校园特色景观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3章 济南西部大学城现状综述与校园特色景观的影响因素 | 第15-19页 |
·济南西部大学城现状综述 | 第15-16页 |
·校园特色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16-19页 |
·地域因素 | 第16-18页 |
·高校相关文化因素 | 第18页 |
·其他因素 | 第18-19页 |
第4章 校园特色景观的构成 | 第19-33页 |
·校园自然条件景观因素 | 第19-24页 |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植物景观 | 第19-21页 |
·山石景观 | 第21-23页 |
·水体景观 | 第23-24页 |
·校园建筑景观 | 第24-28页 |
·建筑布局方式 | 第24-26页 |
·建筑的色彩 | 第26-27页 |
·建筑单体设计 | 第27-28页 |
·校园大门和道路广场景观 | 第28-30页 |
·校园大门景观 | 第28-29页 |
·校园道路景观 | 第29-30页 |
·校园广场景观 | 第30页 |
·校园景观小品和附属设施 | 第30-33页 |
·校园景观雕塑 | 第30-31页 |
·校园室外家具 | 第31页 |
·校园标识系统 | 第31-33页 |
第5章 校园特色景观设计手法研究 | 第33-46页 |
·以整体规划设计为前提,打造校园特色景观 | 第33-35页 |
·整体而又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思想 | 第33-34页 |
·独具魅力的特色规划理念 | 第34页 |
·因地制宜、和谐共生的特色规划设计 | 第34-35页 |
·以自然资源地域特色为基础,打造特色景观 | 第35-39页 |
·地形地貌的利用 | 第35-37页 |
·植物景观的营造 | 第37-38页 |
·地域文化的表述 | 第38-39页 |
·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中心,打造校园特色景观 | 第39-42页 |
·结合高校文化营造特色景观 | 第40-41页 |
·营造特色植物景观体现校园文化 | 第41-42页 |
·积极创造特色景观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 | 第42页 |
·以低碳和绿色设计理念为指导,打造校园特色景观 | 第42-46页 |
·保留原有植被,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 第42-43页 |
·运用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坡地绿化加大绿化面积 | 第43页 |
·设计可持续的生产性景观 | 第43-44页 |
·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发展 | 第44-46页 |
第6章 济南西部大学城校园特色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第46-54页 |
·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校区 | 第46-47页 |
·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校区概况 | 第46页 |
·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校区校园特色景观设计分析 | 第46-47页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 | 第47-50页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概况 | 第47页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校园特色景观分析 | 第47-50页 |
·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 | 第50-54页 |
·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概况 | 第50页 |
·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校园特色景观设计分析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