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9页 |
| 1. 富含脯氨酸蛋白PRP及AZI1基因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植物对逆境的应答机制 | 第10页 |
| ·富含脯氨酸蛋白HyPRP | 第10-11页 |
| ·EARLI1家族基因的进化分析 | 第11-12页 |
| ·AZI1基因及其亚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2. 植物在抵御病原体侵袭时的应答机制 | 第13-15页 |
|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 | 第13-14页 |
| ·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 | 第14页 |
|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在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 3. pET原核表达载体和pCAMBIA植物表达载体 | 第15-17页 |
| ·pET表达体系 | 第15-16页 |
| ·pCAMBIA载体 | 第16-17页 |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拟南芥AZI1基因的抗菌性分析 | 第19-30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9-25页 |
| ·AZI1过表达植株的产生 | 第19页 |
| ·拟南芥AZI1基因对蒜薹灰霉菌的抗性 | 第19-20页 |
| ·植物材料的准备 | 第19-20页 |
| ·真菌的侵染及鉴定 | 第20页 |
| ·AZI1基因对酿酒酵母生长的影响 | 第20-22页 |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0-21页 |
| ·酵母菌的培养 | 第21页 |
| ·转基因酵母的菌落PCR检测 | 第21-22页 |
| ·AZI1基因表达后对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22页 |
| ·转AZI1基因酵母的Western blot检测 | 第22-25页 |
| ·AZI1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22页 |
| ·酵母蛋白的提取 | 第22-23页 |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3页 |
| ·转膜 | 第23-24页 |
| ·免疫学检测 | 第24-25页 |
| 2. 结果 | 第25-29页 |
| ·蒜薹灰霉菌对拟南芥的侵染情况 | 第25页 |
| ·台酚蓝染色 | 第25-26页 |
| ·DAB染色 | 第26-27页 |
| ·转AZI1基因酵母的PCR检测 | 第27页 |
| ·转AZI1基因酵母的生长情况 | 第27-28页 |
| ·AZI1对酵母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27-28页 |
| ·转基因酵母的Western印迹分析 | 第28-29页 |
| 3. 讨论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水杨酸(SA)对AZI1基因的诱导作用 | 第30-38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6页 |
| ·基因表达的RNA印迹(Northern-blotting)分析 | 第30-36页 |
| ·SA处理 | 第30页 |
| ·探针的制备 | 第30-33页 |
| ·植物总RNA的提取 | 第33页 |
| ·制备甲醛变性胶 | 第33-34页 |
| ·RNA的毛细管转移 | 第34-36页 |
| 2. 结果 | 第36-37页 |
| ·转AZI1基因拟南芥的表达分析 | 第36页 |
| ·SA对AZI1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 | 第36-37页 |
| 3. 讨论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AZI1和EARLI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48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8-45页 |
| ·目的基因的获得 | 第38-45页 |
| ·引物的设计 | 第38-39页 |
| ·CTAB法提取拟南芥Col-0基因组DNA | 第39页 |
|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39-40页 |
| ·E.coil DH5α和BL21(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0页 |
| ·PCR产物的测序 | 第40-42页 |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42-43页 |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44页 |
| ·转化受体细胞 | 第44-45页 |
| ·将重组质粒转入表达受体菌株 | 第45页 |
|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45页 |
| 2. 结果 | 第45-47页 |
| ·菌液PCR检测目的基因 | 第45-46页 |
| ·目的基因的双酶切检测 | 第46页 |
| ·测序结果 | 第46-47页 |
| 3. 讨论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AZI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8-57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4页 |
| ·材料 | 第48页 |
| ·pCAMBIA1302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48-52页 |
| ·引物的设计 | 第48-49页 |
| ·载体的构建 | 第49-50页 |
| ·农杆菌LBA4404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50页 |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冻融法转化 | 第50-51页 |
| ·农杆菌叶圆盘法转化烟草 | 第51-52页 |
| ·农杆菌转化拟南芥 | 第52页 |
| ·pPZP211-AZI1重组质粒的酶切检测 | 第52-53页 |
| ·农杆菌ABI转化烟草 | 第53页 |
| ·转基因烟草的PCR及RT-PCR检测 | 第53-54页 |
|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 | 第53页 |
| ·转基因烟草的RT-PCR检测 | 第53-54页 |
| 2. 结果 | 第54-56页 |
| ·菌液PCR | 第54-55页 |
| ·质粒的酶切检测 | 第55页 |
| ·测序结果 | 第55页 |
| ·AZI1转化秦烟95 | 第55-56页 |
| ·pPZP211-AZI1重组质粒的双酶切检测 | 第55-56页 |
| ·转AZI1烟草的PCR和RT-PCR检测 | 第56页 |
| 3. 讨论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 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 附录 | 第67-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