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多基线姿态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GPS 姿态系统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GPS 定姿系统原理 | 第13-24页 |
·GPS 全球定位系统组成 | 第13-14页 |
·GPS 载波信号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14-18页 |
·测量原理 | 第14-16页 |
·载波相位观测误差分析 | 第16-18页 |
·GPS 载波相位的组合观测量 | 第18-21页 |
·接收机之间单差观测方程 | 第18-20页 |
·双差观测方程 | 第20-21页 |
·三差观测方程 | 第21页 |
·姿态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24-32页 |
·GPS 接收机数据格式 | 第24-25页 |
·GPS 姿态系统所需的信息 | 第25-30页 |
·接收机位置 | 第25-26页 |
·可见星信息及卫星位置的计算 | 第26-29页 |
·载波相位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整周模糊度的求解方法及周跳检测 | 第32-46页 |
·求解整周模糊度的常用方法介绍 | 第32-34页 |
·搜索范围的确定 | 第34-39页 |
·QR 分解算法 | 第34-38页 |
·约束法求解整周模糊度 | 第38-39页 |
·整周模糊度的检验 | 第39-41页 |
·周跳的检测和修复方法 | 第41-45页 |
·产生周跳的原因 | 第41-42页 |
·周跳的检测和修复方法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姿态解算 | 第46-59页 |
·姿态测量系统中的坐标系及姿态角的定义 | 第46-49页 |
·姿态测量中的坐标系 | 第46-47页 |
·姿态测量中的坐标系转换 | 第47-48页 |
·姿态角的定义 | 第48-49页 |
·姿态解算算法 | 第49-52页 |
·TRIAD 算法 | 第49-50页 |
·QUEST 算法 | 第50-51页 |
·SVD(奇异值分解)法 | 第51页 |
·FOAM 法 | 第51-52页 |
·Euler-q 法 | 第52页 |
·非单位基线向量四元数算法 | 第52-53页 |
·对不同情况的三基线的仿真 | 第53-58页 |
·正交单位向量仿真 | 第53-55页 |
·长基线仿真 | 第55-56页 |
·基线配置仿真 | 第56-58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GPS 定姿系统的实现及验证 | 第59-72页 |
·GPS 定姿系统设计 | 第59-61页 |
·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59-60页 |
·系统的软件流程 | 第60页 |
·显示界面 | 第60-61页 |
·实验验证 | 第61-71页 |
·静态实验 | 第62-66页 |
·伪动态实验 | 第66-71页 |
·实验结果总结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主要工作 | 第72-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