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纳米改性陶粒固定化酶应用于厌氧滤池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33页
   ·引言第10-11页
   ·厌氧生物滤池(Anaerobic Filter,缩写AF)的研究进展第11-15页
     ·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第11-13页
     ·厌氧工艺的现状及进展第13-14页
     ·厌氧生物滤池AF(Anaerobic Filter)第14-15页
   ·高性能填料第15-19页
     ·填料简介第15-16页
     ·高性能填料的研制及发展趋势第16-17页
     ·陶粒填料第17-18页
     ·陶粒填料在生物处理中的优势第18-19页
   ·纳米技术及材料第19-22页
     ·纳米技术第19-20页
     ·纳米材料第20-21页
     ·纳米材料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第21-22页
   ·酶的固定化及固定化酶的应用第22-31页
     ·酶的来源和性质第22页
     ·酶的作用机理第22-23页
     ·固定化酶及其方法第23-25页
     ·固定化酶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第25-26页
     ·固定化酶活力的评价指标第26-27页
     ·酶催化动力学第27-31页
   ·高效菌种培养第31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的第31-33页
第2章 纳米改性陶粒的制备及其表面活化第33-48页
   ·引言第33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33-35页
     ·纳米改性陶粒制备、养护设备第33页
     ·纳米改性陶粒测试设备第33-34页
     ·纳米改性陶粒表面活化设备第34页
     ·纳米改性陶粒制备主要原料第34-35页
     ·纳米改性陶粒表面活化主要药品第35页
   ·实验原理第35-38页
     ·纳米改性陶粒制备原理第35-37页
     ·纳米改性陶粒表面活化原理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纳米改性陶粒制备第38-39页
     ·纳米改性陶粒表面活化第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7页
     ·纳米改性陶粒性能第39-41页
     ·表面活化方案确定第41页
     ·盐酸浓度的确定第41-42页
     ·硅烷浓度的确定第42-43页
     ·戊二醛浓度的确定第43页
     ·正交实验第43-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表面活化陶粒固定木瓜蛋白酶的研究第48-66页
   ·引言第48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8-50页
     ·实验仪器第48-49页
     ·实验材料第49页
     ·试剂配制第49-50页
   ·实验原理第50-51页
   ·实验方法第51-53页
     ·酶固定化方法第51页
     ·酶活力测定—福林2酚法第51-53页
   ·固定化条件的确定第53-61页
     ·木瓜蛋白酶的确定第53-54页
     ·给酶量的确定第54-55页
     ·固定化时间的确定第55-56页
     ·固定化温度的确定第56页
     ·固定化pH的确定第56-57页
     ·正交实验第57-61页
   ·固定化酶稳定性研究第61-64页
     ·固定化酶pH稳定性第61-62页
     ·固定化酶热稳定性第62-63页
     ·固定化酶储藏稳定性第63页
     ·固定化酶操作稳定性第63页
     ·游离酶与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固定化酶陶粒的应用研究第66-93页
   ·引言第66页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66-68页
     ·厌氧微生物培养实验设备第66页
     ·固定化酶陶粒应用实验设备第66-67页
     ·主要检测指标和分析方法第67页
     ·厌氧微生物培养主要药品第67-68页
   ·实验原理与条件第68-73页
     ·厌氧消化三阶段第68-69页
     ·厌氧微生物的营养第69-71页
     ·固定化酶陶粒应用实验条件第71-72页
     ·固定化酶陶粒应用工艺条件第72-73页
   ·实验方法与流程第73-75页
     ·厌氧微生物培养第73-74页
     ·应用实验方法与工艺流程第74-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86页
     ·厌氧菌培养研究第75-77页
     ·陶粒挂膜实验第77-78页
     ·陶粒运行实验第78-83页
     ·沼气产量第83-86页
   ·基质降解动力学第86-91页
     ·经验速度方程第87-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93-95页
   ·结论第93-94页
   ·建议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1页
附录第101-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并发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组织细胞耗氧量的动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