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中性能的可视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 ·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2页 |
| 第2章 网络性能的测量 | 第12-21页 |
| ·参数概念与制定原则 | 第12-13页 |
| ·网络性能的基本测度 | 第13-15页 |
| ·向服务质量等级的性能测度 | 第13-14页 |
| ·面向网络效率的性能测度 | 第14-15页 |
| ·网络性能的测量方法 | 第15-19页 |
| ·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 第15-16页 |
| ·网络拓扑测量、网络性能测量和网络流量测量 | 第16页 |
| ·基于不同标准的测量 | 第16页 |
| ·基于时间的测量 | 第16页 |
| ·基于网络不同层次的测量 | 第16-19页 |
| ·网络流量与网络性能的关系 | 第19-21页 |
| 第3章 基于流量的网络性能模型 | 第21-41页 |
| ·流量模型的分类 | 第23-27页 |
| ·短相关流量模型 | 第23-25页 |
| ·相关模型 | 第25-27页 |
| ·网络性能测量工具 | 第27-30页 |
| ·Sniffer网络分析仪 | 第28页 |
| ·Netperf | 第28页 |
| ·MRTG | 第28-30页 |
| ·RRDtool | 第30页 |
| ·样条插值方法介绍 | 第30-32页 |
| ·三次样条插值方法 | 第31-32页 |
| ·网络流量模型建立的工具 | 第32-34页 |
| ·SPSS统计分析软件 | 第32-33页 |
| ·数学建模软件MATLAB | 第33-34页 |
| ·网络流量模型的建立 | 第34-41页 |
| ·模型总体构想 | 第34页 |
| ·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 | 第34-35页 |
| ·正常网络流量模型 | 第35-38页 |
| ·异常数据流的确定 | 第38-41页 |
| 第4章 流量模型的实际应用 | 第41-55页 |
| ·前期准备 | 第41-46页 |
| ·建立模型 | 第46-55页 |
| ·每天流量模型的建立 | 第46-51页 |
| ·每月流量模型的建立 | 第51-54页 |
| ·流量模型建立的意义 | 第54-55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