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导论 | 第12-21页 |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第12-13页 |
·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文的切入点 | 第13-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可能存在的不足及有待于深入研究之处 | 第19-21页 |
2 经典理论综述 | 第21-35页 |
·主流经济学的贡献 | 第21-24页 |
·发展经济学家的视界 | 第24-26页 |
·针对欠发达经济体发展的财政金融理论 | 第26-35页 |
·早期财政金融发展思想 | 第27-28页 |
·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 | 第28-30页 |
·财政金融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第30-32页 |
·对金融发展理论的评价 | 第32-33页 |
·二十世纪90 年代后的新财政金融理论 | 第33-35页 |
3 中国农村经济欠发达的财政约束 | 第35-46页 |
·财政约束农村:一个独特的中国传统 | 第35-36页 |
·当前农村财政的主要问题 | 第36-40页 |
·取消农业税:又一个“真正的休克疗法” | 第40-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中国农村经济欠发达的金融抑制 | 第46-65页 |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 | 第46-52页 |
·1949 年前的农村金融 | 第46-48页 |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试验 | 第48-50页 |
·改革开放后市场化改革取向的确定 | 第50-52页 |
·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一个实证分析 | 第52-61页 |
·模型构建 | 第55-56页 |
·技术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56-60页 |
·实证分析的结论 | 第60-61页 |
·农村金融抑制的表征与形成机理 | 第61-65页 |
·问题的表现 | 第61-62页 |
·症结与形成机理 | 第62-65页 |
5 其他国家(地区)解决农村资金缺口的实践及经验借鉴 | 第65-80页 |
·发达国家的农村财政金融发展状况 | 第65-71页 |
·市场导向的农村财政金融模式 | 第65-67页 |
·合作制导向的农村财政金融模式 | 第67-68页 |
·政策性导向的农村财政金融模式 | 第68-71页 |
·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农村财政金融探索 | 第71-77页 |
·印度的农村财政金融发展 | 第71-75页 |
·台湾的农村财政金融发展 | 第75-76页 |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一个值得关注的特例 | 第76-77页 |
·国内外农村财政金融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77-80页 |
6 农村繁荣进程中的财政金融政策导向 | 第80-90页 |
·农村财政金融的发展目标 | 第80-84页 |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 第80-83页 |
·农村财政金融的发展目标 | 第83-84页 |
·农村财政金融的发展原则 | 第84-87页 |
·发展农村财政金融的方法 | 第87-90页 |
7 在现有财政约束下农村繁荣进程中的金融体系构建 | 第90-105页 |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第90-102页 |
·存量改革——规范、改造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 | 第90-97页 |
·增量改革——鼓励、支持农村金融组织创新 | 第97-99页 |
·引导规范民间金融行为 | 第99-100页 |
·建立和发展其他农村非银行金融组织 | 第100-102页 |
·不同金融组织以及金融与财政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 第102-103页 |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构建中的成果与效率分析 | 第103-105页 |
8 农村资金市场的创新与服务优化 | 第105-121页 |
·针对农村经济实际,深入开展财政金融业务创新 | 第105-113页 |
·加大信贷工具创新力度,促进农村贷款业务发展 | 第105-111页 |
·扩大中间业务的覆盖面 | 第111-113页 |
·提升农村地区的财政金融服务水平 | 第113-121页 |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 第114-116页 |
·以农村财政金融机构内部机制的优化促进财政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 | 第116-118页 |
·通过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加强基础性财政金融服务 | 第118-121页 |
9 缔造农村财政金融运行的理想环境 | 第121-141页 |
·农村财政金融健康运行的经济环境 | 第122-124页 |
·农村财政金融稳健运行的法制环境 | 第124-130页 |
·农村财政金融规范运行的政策环境 | 第130-136页 |
·农村财政金融良好运行的信用环境 | 第136-141页 |
10 综合分析评价体系 | 第141-148页 |
·“区域金融涵养度”的定性分析 | 第141-143页 |
·“区域金融涵养度”-----一个探讨性的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 第143-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4页 |
致谢 | 第154-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5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