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3页 |
| 序言 | 第13-19页 |
| 1 癌症转移的机制 | 第13-14页 |
| 2 神经节苷脂参与癌细胞的转移 | 第14-19页 |
| ·神经节苷脂是癌症发生的诱发因素 | 第14-15页 |
| ·GM3在B16细胞中作为粘附和转移的调节因子 | 第15-16页 |
| ·神经节苷脂和血管生成 | 第16-17页 |
| ·神经节苷脂作为免疫调节因子 | 第17-19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9-23页 |
| 1 细胞株及培养方法 | 第19页 |
| 2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 3 RNA提取及逆转录PCR | 第19-20页 |
| 4 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方法 | 第20页 |
| 5 siRNA | 第20-21页 |
| 6 质粒 | 第21页 |
| 7 神经节苷脂的提取及高效薄层板(HPTLC)的展开系统 | 第21页 |
| 8 软琼脂检测方法 | 第21-22页 |
| 9 创伤治愈法试验 | 第22页 |
| 10 生长曲线 | 第22页 |
| 11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运动性 | 第22-23页 |
| 第一章 GM3参与调控细胞行为 | 第23-58页 |
| 一 前言 | 第23-33页 |
| 1 神经节苷脂在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 第23-27页 |
| ·神经节苷脂参与细胞生长的调节 | 第24-25页 |
| ·神经节苷脂在调节癌细胞运动和转移方面表现出尤其突出的现实意义 | 第25-26页 |
| ·GM3可作为细胞粘附的调节因子 | 第26页 |
| ·神经节苷脂或脂阀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 2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与GM3的相互作用 | 第27-33页 |
| ·PI3K信号传导途径 | 第27-28页 |
| ·PI3K参与很多生物学功能的调节 | 第28-29页 |
| ·细胞生长和细胞大小 | 第28-29页 |
| ·转移 | 第29页 |
| ·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的下游分子 | 第29-33页 |
| ·Akt与mTOR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29-30页 |
| ·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的生物学功能 | 第30-33页 |
| ·雷帕霉素作为免疫抑制剂 | 第31页 |
| ·雷帕霉素作为抗肿瘤药物 | 第31-33页 |
| 二 结果 | 第33-51页 |
| 1 GM3的表达调节细胞形态 | 第33-37页 |
| 2 GM3作为细胞运动性的调节因子 | 第37-46页 |
|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参与了GM3调节细胞的运动性 | 第40页 |
| ·MMP-9的表达始终与细胞内GM3的量呈正相关 | 第40-42页 |
| ·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GM3对MMP-9表达的调节 | 第42-44页 |
| ·MMP-9影响细胞的运动性 | 第44-46页 |
| 3 细胞的生长受到GM3的调节 | 第46-51页 |
| 三 讨论 | 第51-56页 |
| 1 GM3诱发细胞形态的改变 | 第51-53页 |
| 2 GM3通过MMP-9调节细胞的运动性 | 第53-54页 |
| 3 GM3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参与细胞的生长调节 | 第54-56页 |
| 四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二章:GDP解离抑制因子β被确认为GM3的小游效应子,并且GM3通过GDP解离抑制因子β来调节细胞行为。 | 第58-80页 |
| 一 前言 | 第58-60页 |
| 1 GDP解离抑制因子 | 第58页 |
| 2 GDI的生物学功能 | 第58-59页 |
| 3 RhoGTPases-GDI复合物可以被脂质或磷酸化而解离 | 第59-60页 |
| 二 结果 | 第60-75页 |
| 1 GM3正调节Arhgdib的表达 | 第60-63页 |
| 2 GM3通过PI3K/Akt途径调节Arhgdib的表达 | 第63-67页 |
| 3 在GM3到Arhgdib的信号传导过程中,Akt是一个关键性的分子 | 第67-68页 |
| 4 PDK1参与了GM3调节Arhgdib的表达 | 第68-69页 |
| 5 mTOR复合物在调节Arhgdib表达的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 第69-72页 |
| 6 GM3通过Arhgdib来调节细胞行为 | 第72-75页 |
| 三 讨论 | 第75-78页 |
| 四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三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位于Arhgdib的下游并通过MMP-9调节细胞的运动性 | 第80-101页 |
| 一 前言 | 第80-84页 |
| 1 TNFα的生物学作用 | 第80-81页 |
| 2 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信号转导 | 第81-82页 |
| 3 在B16细胞中研究TNFα的原因 | 第82-84页 |
| 二 结果 | 第84-97页 |
| 1 GM3正调节TNFα的表达 | 第84-86页 |
| 2 PI3K抑制剂,LY294,002、LY303,511和wortmannin抑制TNFα的表达 | 第86-88页 |
| 3 GM3可以提高Akt的磷酸化 | 第88页 |
| 4 GM3激发的TNFα的表达是通过PI3K途径进行的 | 第88-89页 |
| 5 Akt参与GM3调节TNFα的表达 | 第89-91页 |
| 6 mTOR作为PI3K下游的效应子 | 第91-92页 |
| 7 两个mTOR复合物都参与了TNFα表达的调节 | 第92-94页 |
| 8 Arhgdib是TNFα的上游分子 | 第94-95页 |
| 9 TNFα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来调节细胞的运动性 | 第95-97页 |
| 三 讨论 | 第97-99页 |
| 四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 全文结论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32页 |
| 致谢 | 第132-133页 |
| 简历 | 第133-134页 |
| 英文缩写表 | 第134-136页 |
| 附录 | 第136-2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