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积液红外检测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积液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两相分层流换热FLUENT数值模拟 | 第15-39页 |
| ·管线红外积液检测技术原理 | 第15-16页 |
| ·FLUENT数值模拟 | 第16-38页 |
| ·几何模型建立 | 第16页 |
|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 第16-18页 |
|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18-19页 |
| ·网格单元划分 | 第19-20页 |
| ·边界及初始条件 | 第20-21页 |
| ·静态加热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1-28页 |
| ·动态加热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8-36页 |
| ·普光现场工况制冷模拟 | 第36-38页 |
| ·加热与制冷对比分析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红外积液检测装置室内实验 | 第39-64页 |
| ·红外热成像积液检测探讨性实验 | 第39-40页 |
| ·红外热成像积液检测系统介绍 | 第40-50页 |
| ·管道加热系统 | 第41-43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43-44页 |
| ·数据处理系统 | 第44-50页 |
| ·实验流程和主要设备 | 第50-52页 |
| ·实验流程 | 第50-51页 |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51-52页 |
| ·实验介质 | 第52-53页 |
|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 ·Φ200 管段静态实验 | 第54-57页 |
| ·实验参数 | 第54页 |
| ·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 ·Φ200 管段动态实验 | 第57-59页 |
| ·实验参数 | 第57-58页 |
| ·实验结果 | 第58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 ·Φ508 管段静态积液检测 | 第59-62页 |
| ·实验管段介绍 | 第59-60页 |
| ·实验参数 | 第60-61页 |
| ·实验结果 | 第61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四章 红外积液检测系统现场验证 | 第64-75页 |
| ·普光湿气集输管线实验 | 第64-69页 |
| ·测点位置选择 | 第64-65页 |
| ·管线测点位置预处理 | 第65-67页 |
| ·积液检测实验及结果 | 第67-68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 ·普光湿气集输管路积液OLGA模拟 | 第69-73页 |
| ·天然气组成 | 第69页 |
| ·P201-末站管路特征 | 第69-71页 |
| ·管线运行参数 | 第71页 |
| ·OLGA软件模拟结果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