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N-氧化-2,6-吡啶二酸与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构筑、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37页
   ·晶体工程简介第10-15页
     ·晶体工程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晶体工程中的作用力第12-15页
   ·配位聚合物概述第15-27页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配位聚合物的影响因素第17-24页
       ·有机配体对配位聚合物的决定性的作用第17-20页
       ·金属离子对配位聚合物的影响第20-21页
       ·阴离子对配位聚合物的影响第21-22页
       ·溶剂或客体分子对配位聚合物的影响第22-23页
       ·pH效应第23-24页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组装原理第24-27页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第24页
       ·配位聚合物的组装原理第24-27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页
 参考文献第27-37页
第二章 基于N-氧化-2,6-吡啶二酸构筑的2D银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表征及其性质的研究第37-48页
   ·引言第37页
   ·试剂和仪器第37页
     ·试剂第37页
     ·仪器第37页
   ·配体合成及其表征第37-38页
   ·配合物[Ag_2(pydco)]_n(1)的合成、结构及表征第38-45页
     ·配合物[Ag_2(pydco)]_n(1)的合成第38页
     ·配合物[Ag_2(pydco)]_n(1)的晶体结构第38-43页
     ·配合物[Ag_2(pydco)]_n(1)的红外光谱性质第43页
     ·配合物[Ag_2(pydco)]_n(1)的荧光分析第43-45页
 小结:第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第三章 利用水热(溶剂热)合成法构筑的N-氧化-2,6-吡啶二酸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表征和性质的研究第48-61页
   ·引言第48页
   ·试剂和仪器第48-49页
     ·试剂第48-49页
     ·仪器第49页
   ·配合物[Zn(pydco)(H_2O)]_n(2)水热合成、结构及表征第49-54页
     ·配合物[Zn(pydco)(H_2O)]_n(2)的合成第49页
     ·配合物[Zn(pydco)(H_2O)]_n(2)的晶体结构第49-53页
     ·配合物[Zn(pydco)(H_2O)]_n(2)的红外光谱性质第53-54页
     ·配合物[Zn(pydco)(H_2O)]_n(2)的荧光分析第54页
   ·配合物[Cu(pyco)_2]_n(3)的水热合成、结构及表征第54-58页
     ·配合物[Cu(pyco)_2]_n(3)的合成第54页
     ·配合物[Cu(pyco)_2]_n(3)的晶体结构第54-57页
     ·配合物[Cu(pyco)_2]_n(3)的红外光谱性质第57-58页
     ·配合物[Cu(pyco)_2]_n(3)中配体脱羧反应机理第58页
 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第四章 N-氧化-2,6-吡啶二酸和联吡啶类桥联配体与Cu(Ⅱ)三元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表征和性质的研究第61-80页
   ·引言第61页
   ·试剂和仪器第61-62页
     ·试剂第61-62页
     ·仪器第62页
   ·配合物{[Cu_2(pydco)_2(L)(H_2O)]·2H_2O}_n(L=4,4’-bipy(4),bpe(5),bpa(6))合成、结构及表征第62-78页
     ·配合物{[Cu_2(pydco)_2(L)(H_2O)]·2H_2O}_n(L=4,4’-bipy(4),bpe(5),bpa(6))合成第62-63页
       ·配合物{[Cu_2(pydco)_2(4,4’-bipy)(H_2O)]·2H_2O}_n(4)的合成第62页
       ·配合物{[Cu_2(pydco)_2(bpe)(H_2O)]·2H_2O}_n(5)的合成第62-63页
       ·配合物{[Cu_2(pydco)_2(bpa)(H_2O)]·2H_2O}_n(6)的合成第63页
     ·配合物{[Cu_2(pydco)_2(L)(H_2O)]·2H_2O}_n(L=4,4’-bipy(4),bpe(5),bpa(6))的晶体结构第63-71页
     ·配合物{[Cu_2(pydco)_2(L)(H_2O)]·2H_2O}_n(L=4,4’-bipy(4),bpe(5),bpa(6))的红外光谱性质第71页
     ·配合物{[Cu_2(pydco)_2(L)(H_2O)]·2H_2O}_n(L=4,4’-bipy(4),bpe(5))的荧光分析第71-72页
     ·配合物{[Cu_2(pydco)_2(L)(H_2O)]·2H_2O}_n(L=4,4’-bipy(4),bpa(6))的磁性分析第72-78页
 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0页
第五章 结论第80-82页
附录第82-84页
 在读期间发表或接收的学术论文第82页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第82-83页
 获奖情况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棉花冠层温度分异现象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中国汉族人群的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的关联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