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1 绪论 | 第14-37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燃料电池FC | 第15-17页 |
| ·燃料电池简介 | 第15页 |
| ·燃料电池的发展 | 第15-16页 |
| ·燃料电池的特点 | 第16页 |
| ·燃料电池的分类 | 第16-17页 |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 第17-23页 |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组成 | 第17-19页 |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情况 | 第21-22页 |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优点 | 第22-23页 |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 第23页 |
| ·质子交换膜PEM | 第23-36页 |
| ·PEMFC 对质子交换膜的要求 | 第23-24页 |
| ·质子交换膜的分类 | 第24-36页 |
| ·全氟质子交换膜 | 第24-27页 |
| ·部分含氟质子交换膜 | 第27-29页 |
| ·三氟苯乙烯类改进型质子交换膜 | 第27-28页 |
| ·辐射接枝型含氟膜 | 第28-29页 |
| ·非氟质子交换膜 | 第29-36页 |
| ·掺杂型质子交换膜 | 第29-30页 |
| ·接枝型质子交换膜 | 第30-33页 |
| ·直接磺化聚合物主链的质子交换膜 | 第33-34页 |
| ·磺化单体直接缩聚法制备的质子交换膜 | 第34-35页 |
| ·复合膜 | 第35-36页 |
| ·本论文的工作思路 | 第36-37页 |
| 2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7-44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40页 |
| ·实验原料 | 第37-39页 |
| ·实验装置 | 第39页 |
| ·磺化单体的合成 | 第39-40页 |
| ·表征技术和测试条件 | 第40页 |
| ·磺化单体的表征分析 | 第40-43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0-41页 |
| ·核磁共振(NMR)分析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3 新型磺化聚苯并咪唑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4-66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50页 |
| ·实验原料 | 第45页 |
| ·合成装置 | 第45-46页 |
| ·合成路线 | 第46-48页 |
| ·聚合物膜的制备 | 第48-49页 |
| ·仪器型号和测试条件 | 第49-50页 |
| ·聚合物膜的表征分析 | 第50-65页 |
|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50-56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Spectrascopy) | 第51-54页 |
| ·核磁共振分析(NMR) | 第54-55页 |
| ·凝胶色谱分析(GPC) | 第55-56页 |
| ·聚合物的性能表征 | 第56-65页 |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 第56-57页 |
| ·热失重分析(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 TGA) | 第57-59页 |
| ·吸水率(Water Uptake) | 第59-61页 |
| ·溶胀率(Swelling) | 第61-63页 |
| ·离子交换容量(Ion Exchange Capability, IEC)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4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