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吐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植被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植物区系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9-11页 |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1-12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2 研究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12-16页 |
·研究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 第12-14页 |
·地理位置 | 第12-13页 |
·地质地貌 | 第13页 |
·气候 | 第13页 |
·水文 | 第13-14页 |
·土壤 | 第14页 |
·研究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 | 第14-16页 |
·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 第14-15页 |
·经济状况 | 第15页 |
·保护区历史沿革及经营状况 | 第15-1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4 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 第17-28页 |
·科的多样性分析 | 第17-20页 |
·科的统计分析 | 第17-19页 |
·优势科分析 | 第19页 |
·单种科和单属科的分析 | 第19-20页 |
·属的多样性分析 | 第20-23页 |
·属的统计分析 | 第20-22页 |
·多种属的分析 | 第22页 |
·仅含1 种属的分析 | 第22-23页 |
·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23-28页 |
5 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 第28-41页 |
·科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 第28-31页 |
·世界分布型 | 第29-30页 |
·热带分布型 | 第30-31页 |
·温带分布型 | 第31页 |
·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 第31-36页 |
·世界分布 | 第32-33页 |
·泛热带分布 | 第33页 |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 第33页 |
·旧大陆热带分布 | 第33-34页 |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 第34页 |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 第34页 |
·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 | 第34页 |
·北温带分布 | 第34-35页 |
·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 | 第35页 |
·旧大陆温带分布 | 第35-36页 |
·温带亚洲分布 | 第36页 |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 | 第36页 |
·中亚分布 | 第36页 |
·东亚(东喜马拉雅—日本)分布 | 第36页 |
·中国特有分布 | 第36页 |
·种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 第36-40页 |
·世界种 | 第38页 |
·泛北极种 | 第38页 |
·古北极种 | 第38页 |
·东古北极种 | 第38-39页 |
·东西伯利亚种 | 第39页 |
·古地中海种 | 第39页 |
·黑海—哈萨克斯坦—蒙古种 | 第39页 |
·哈萨克斯坦—蒙古种 | 第39页 |
·亚洲中部种 | 第39页 |
·达乌里—蒙古种 | 第39-40页 |
·蒙古种 | 第40页 |
·戈壁种 | 第40页 |
·东亚种 | 第40页 |
·华北种和东北种 | 第40页 |
·药用资源和保护植物分析 | 第40-41页 |
·药用资源统计 | 第40-41页 |
·保护植物 | 第41页 |
6 结论与创新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创新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