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导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发展 | 第11页 |
·经济增长方式理论 | 第11页 |
·测算农业机械化的贡献率 | 第11-12页 |
·发达国家和地区关于农机合作组织的研究和实践 | 第12-13页 |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第15-24页 |
·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及历史经验 | 第15-16页 |
·行政推动阶段 | 第15页 |
·机制转换阶段 | 第15-16页 |
·市场导向阶段 | 第16页 |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第16-24页 |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 | 第16-20页 |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 第20-23页 |
·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23-24页 |
·农业机械化投入与经营水平 | 第24页 |
3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替代劳动的实证分析 | 第24-31页 |
·农业机械替代劳动的现实可能性 | 第24-27页 |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取 | 第27-30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第29-30页 |
·实证结果 | 第30-31页 |
4 2008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贡献率的测算 | 第31-38页 |
·有无比较法 | 第31-33页 |
·有无比较法优缺点 | 第31-32页 |
·具体测算步骤 | 第32-33页 |
·计算2008 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的贡献率 | 第33-38页 |
·初步贡献值的计算 | 第33-37页 |
·农业机械投入 | 第37-38页 |
·农机贡献率的计算 | 第38页 |
·测算结果分析 | 第38页 |
5 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 第39-40页 |
·农机服务管理体系水平低 | 第40-41页 |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 第41-42页 |
6 东北地区农机合作组织形式的探讨 | 第42-45页 |
·东北地区农机合作组织形式的演变及其规律性 | 第42-44页 |
·东北地区农机合作组织的演变过程 | 第42-43页 |
·东北地区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的规律 | 第43-44页 |
·东北地区农机合作的组织形式 | 第44-45页 |
·农业机械服务站形式 | 第44-45页 |
·农民个人和联户经营农业机械的形式 | 第45页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政策建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