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高压实验技术的历史 | 第15-17页 |
·动高压与静高压的区别 | 第17-18页 |
·研究增压速率对体系影响的意义 | 第18页 |
·快速增压过程及其应用 | 第18-21页 |
第2章 Grüneisen参数研究概述 | 第21-34页 |
·Grüneisen参数的意义 | 第21-22页 |
·有关Grüneisen参数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22-31页 |
·Grüneisen参数的理论研究 | 第22-28页 |
·Grüneisen参数的实验研究 | 第28-30页 |
·Grüneisen参数的经验公式 | 第30-31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31-34页 |
第3章 实验设备介绍 | 第34-51页 |
·快速增压实验的概况 | 第34-37页 |
·新型快速增压压机的结构 | 第37-38页 |
·蓄能器 | 第38-42页 |
·蓄能器的种类 | 第38-39页 |
·气囊式蓄能器的结构特点 | 第39页 |
·蓄能器的作用 | 第39-42页 |
·主油缸油压增压的原理 | 第42-45页 |
·压机的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测试系统 | 第45页 |
·测试结果 | 第45-46页 |
·压机的运用前景 | 第46-47页 |
·高压模具 | 第47-51页 |
·高压模具结构类型 | 第47-49页 |
·活塞圆筒式模具 | 第49页 |
·Bridgman式压砧 | 第49-51页 |
第4章 快速大幅度增压法测量Grüneisen参数的原理 | 第51-57页 |
·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前人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微分中值定理的应用 | 第53-55页 |
·大幅度增压法测量Grüneisen参数原理的合理性 | 第55-57页 |
第5章 压力的标定 | 第57-82页 |
·压力标定原理概述 | 第57-60页 |
·油压的测量 | 第60-61页 |
·压力标定实验样品的组装 | 第61-63页 |
·压力标定结果 | 第63-79页 |
·Fe的压力标定结果 | 第64-68页 |
·Cu的压力标定结果 | 第68-72页 |
·Al的压力标定结果 | 第72-76页 |
·Pb的压力标定结果 | 第76-79页 |
·P、△P的确定 | 第79-82页 |
第6章 温度的测量与修正 | 第82-103页 |
·温度的测量 | 第82-83页 |
·温度信号的提取 | 第83-84页 |
·影响温度信号的因素 | 第84-88页 |
·热电偶的响应时间及升温时间 | 第84-85页 |
·铁的声速对温度读数的影响 | 第85-86页 |
·压力对热电偶示数的影响 | 第86-88页 |
·实验的测量 | 第88-91页 |
·样品的组装 | 第88-89页 |
·实验的测量 | 第89-91页 |
·实验绝热条件分析 | 第91-92页 |
·温度修正 | 第92-102页 |
·热传导的一般规律 | 第92-93页 |
·损失热量的计算 | 第93-96页 |
·损失热量实验分析 | 第96-99页 |
·温度修正结果 | 第99-102页 |
·讨论 | 第102-103页 |
第7章 Grüneisen参数的计算 | 第103-121页 |
·K_s的确定 | 第103-106页 |
·K_s随温度的变化 | 第103-104页 |
·K_s随压力的变化 | 第104-106页 |
·T(P_m)的取值 | 第106-109页 |
·Grüneisen参数的计算 | 第109-11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0-120页 |
·结论 | 第120-121页 |
第8章 Wu-Jing参数的计算 | 第121-126页 |
·Wu-Jing方程和Wu-Jing参数 | 第121页 |
·Wu-Jing参数R及Gruneisen参数γ的计算 | 第121-1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5-126页 |
第9章 全文总结 | 第126-129页 |
·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 第126-127页 |
·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工作的设想 | 第127-129页 |
感谢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9页 |
附录 | 第139-170页 |
高压下聚苯胺导电性能的研究 | 第139-166页 |
第1章 聚苯胺的研究现状 | 第139-156页 |
·导电高聚物概述 | 第139-140页 |
·聚苯胺材料叙述 | 第140-143页 |
·聚苯胺的实验工作 | 第143-150页 |
·聚苯胺的合成 | 第143-144页 |
·高压下聚苯胺的结构及性质 | 第144-150页 |
·聚苯胺的理论模型 | 第150-153页 |
·Ginder-Epstein模型,扭角孤子的几何图象 | 第151-152页 |
·扩展的Ginder—Epstein模型 | 第152页 |
·高压下的扩展GE模型 | 第152-153页 |
·高压下聚苯胺的应用 | 第153-155页 |
·本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155-156页 |
第2章 高压下聚苯胺电导率的测量 | 第156-166页 |
·引言 | 第156-157页 |
·实验 | 第157-166页 |
·聚苯胺的常压合成 | 第157页 |
·聚苯胺的高压组装 | 第157-158页 |
·高压下聚苯胺电导率的测量 | 第158-1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60-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0页 |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