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聚合物的阻燃与阻燃机理 | 第10-12页 |
| ·气相阻燃机理 | 第10-11页 |
| ·凝聚阻燃机理 | 第11-12页 |
| ·高聚物的燃烧与阻燃途径 | 第12-14页 |
| ·阻燃技术 | 第14-16页 |
| ·成炭阻燃作用 | 第14页 |
| ·膨胀阻燃作用 | 第14-15页 |
| ·抑制效应 | 第15-16页 |
| ·转移效应 | 第16页 |
| ·聚乙烯醇阻燃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 ·阻燃改性方法 | 第17-18页 |
| ·我国阻燃维纶的生产 | 第18-19页 |
| ·阻燃聚乙烯醇纤维的性质及用途 | 第19页 |
| ·金属催化阻燃 | 第19-2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新型阻燃剂以及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2-38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2-27页 |
| ·试剂 | 第22-23页 |
| ·2-氧代-5,5-二甲基-1,3-二氧-2-磷杂环磷酸铵(PNOH)的合成 | 第23-24页 |
| ·阻燃剂2,2-二甲基1,3-丙二醇磷酸磺胺(PSOH)的合成 | 第24-25页 |
| ·乙酰丙酮(AcAc)类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 第25-26页 |
| ·水杨醛(SA)类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 第26页 |
| ·水杨醛肟(SAO)类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 第26-27页 |
| ·结果与讨论部分 | 第27-37页 |
| ·PNOH 的合成条件研究 | 第27-30页 |
| ·PNOH 的结构性能表征 | 第30-32页 |
| ·PSOH 的结构性能表征 | 第32-35页 |
| ·对水杨醛肟(SAO)类金属络合物的红外表征 | 第35-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聚乙烯醇1799 的阻燃及热性能研究 | 第38-59页 |
| ·引言 | 第38-39页 |
| ·膨胀型阻燃PVA体系的构成思想 | 第38-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 ·主要原料 | 第39页 |
| ·测试样品的制备 | 第39-40页 |
| ·红外表征 | 第40页 |
| ·氧指数的测定 | 第40页 |
| ·垂直燃烧测试分析 | 第40-41页 |
| ·热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42页 |
| ·力学性能实验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6页 |
| ·阻燃PVA/PNOH/APP/金属络合物体系的阻燃性能 | 第42-46页 |
| ·阻燃PVA/PNOH/APP/金属络合物体系的热性能 | 第46页 |
| ·阻燃 IFR-PVA 金属络合物体系的热失重行为 | 第46-56页 |
| ·阻燃 PVA 的力学性能 | 第56-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聚乙烯醇1788 的阻燃及热性能研究 | 第59-74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实验部分 | 第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 ·阻燃 PVA/PSOH/APP 体系的阻燃性能 | 第59-61页 |
| ·阻燃 PVA/PSOH/APP 体系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 第61-64页 |
| ·IFR-PVA 的残炭红外分析 | 第64-66页 |
| ·IFR 在不同聚合度的PVA 体系中的阻燃性能和热失重行为对比 | 第66-69页 |
| ·不同醇解度的阻燃 PVA 残炭的形貌分析 | 第69-72页 |
| ·力学性能 | 第72页 |
| ·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膨胀型阻燃PVA1799 阻燃机理和金属络合物催化机理 | 第74-93页 |
| ·引言 | 第74-76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理 | 第74-75页 |
| ·XPS 中的定量分析 | 第75-76页 |
|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76页 |
| ·扫描电镜(SEM) | 第76页 |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76-77页 |
| ·傅立叶红外分析 | 第7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7页 |
| ·阻燃聚乙烯醇残炭的形貌分析 | 第77-80页 |
| ·阻燃聚乙烯醇残炭红外光谱分析 | 第80-81页 |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81-87页 |
| ·膨胀型阻燃聚乙烯醇的阻燃机理 | 第87-92页 |
| ·小结 | 第92-93页 |
| 结束语 | 第9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2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102-104页 |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