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中文化遗产保护初探--以保定市为例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 第7-8页 |
| ·我国旧城改造及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论文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城市发展中的旧城改造 | 第12-16页 |
|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 ·旧城改造的概念 | 第12页 |
| ·改造、整治和保护 | 第12-13页 |
| ·旧城改造的历史背景 | 第13-14页 |
| ·旧城改造的经济背景 | 第14-16页 |
| 第三章 城市发展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 第16-36页 |
| ·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 第16-17页 |
| ·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 第16-17页 |
|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现状 | 第17-29页 |
|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 第17-18页 |
|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立法 | 第18-21页 |
| ·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概观 | 第21-24页 |
|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 | 第24-28页 |
| ·英国保护区的发展与现状 | 第28-29页 |
|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与现状 | 第29-33页 |
|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 第29-31页 |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 | 第31-33页 |
| ·第一个层次---保护文物古迹 | 第32页 |
| ·第二个层次---保护历史街区 | 第32-33页 |
| ·第三个层次---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 第33页 |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 第33-36页 |
| ·真实性原则 | 第33-34页 |
| ·可持续性原则 | 第34页 |
| ·整体性原则 | 第34-35页 |
| ·可读性原则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保定市旧城改造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变迁 | 第36-56页 |
| ·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地理、历史背景 | 第36-38页 |
| ·保定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 第36页 |
| ·保定的历史沿革 | 第36-38页 |
| ·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要点 | 第38页 |
| ·保定市旧城改造阶段划分 | 第38-39页 |
| ·保定市旧城区地域建筑文化特点 | 第39-41页 |
| ·结合“文物保护单位”的旧城改造实例 | 第41-44页 |
| ·中华小区 | 第41-42页 |
| ·淮军公所小区 | 第42-43页 |
| ·永华园小区 | 第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历史街区---西大街的保护整治 | 第44-54页 |
| ·保护和控制范围 | 第44-45页 |
| ·历史沿革 | 第45-47页 |
| ·现状概况 | 第47-49页 |
| ·建筑现状 | 第47-48页 |
| ·市政现状 | 第48-49页 |
| ·街区特点及功能性质 | 第49-50页 |
| ·保护内容、原则和目标 | 第50页 |
| ·保护内容 | 第50页 |
| ·保护原则及规划目标 | 第50页 |
| ·保护整治规划措施 | 第50-54页 |
| ·总结与建议 | 第54-56页 |
| ·总结 | 第54页 |
| ·建议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 附录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