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FACTS技术概述 | 第12-19页 |
| ·FACTS产生的背景 | 第12-14页 |
| ·FACTS控制器的分类与介绍 | 第14-17页 |
| ·FACTS技术的应用情况 | 第17-18页 |
| ·FACTS技术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FACTS控制器间的交互影响研究综述 | 第19-26页 |
| ·FACTS控制器间的交互影响举例 | 第19-21页 |
| ·交互影响的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 ·交互影响的协调控制 | 第25-2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6-29页 |
| 第二章 装设FACTS装置的电力系统数学模型 | 第29-45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 | 第30-32页 |
| ·TCSC的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 ·TCSC稳态模型 | 第31页 |
| ·TCSC动态模型 | 第31-32页 |
| ·静止无功补偿器(SVC) | 第32-35页 |
| ·SVC的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 ·SVC稳态模型 | 第34页 |
| ·SVC动态模型 | 第34-35页 |
|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 第35-37页 |
| ·STATCOM的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 ·STATCOM稳态模型 | 第36页 |
| ·STATCOM动态模型 | 第36-37页 |
|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 第37-39页 |
| ·UPFC的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 ·UPFC稳态模型 | 第38-39页 |
| ·UPFC动态模型 | 第39页 |
| ·装有FACTS装置的多机电力系统数学模型 | 第39-44页 |
| ·发电机动态模型 | 第39-40页 |
| ·网络方程 | 第40-44页 |
| ·坐标变换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基于奇异值分解方法的FACTS交互影晌分析 | 第45-66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基于SVD的交互影响分析方法 | 第46-51页 |
| ·矩阵奇异值数学理论和性质 | 第46-47页 |
| ·SVD在控制系统交互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 第47-51页 |
| ·应用SVD的分析方法 | 第51页 |
| ·基于SVD的FACTS交互影响分析实例 | 第51-58页 |
| ·四机两区域系统分析实例 | 第51-53页 |
| ·新英格兰电力系统分析实例 | 第53-58页 |
| ·仿真验证 | 第58-64页 |
| ·四机两区域系统仿真实例 | 第58-62页 |
| ·新英格兰系统仿真实例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6页 |
| 第四章 基于改进相对增益矩阵理论的FACTS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 | 第66-80页 |
| ·引言 | 第66-67页 |
| ·改进相对增益矩阵(MRGA)方法 | 第67-71页 |
| ·相对增益矩阵(RGA)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68-69页 |
| ·改进相对增益矩阵(MRGA)方法的原理 | 第69-71页 |
| ·FACTS多变量附加阻尼控制器的MRGA设计 | 第71-72页 |
| ·问题描述 | 第71-72页 |
| ·应用MRGA的分析方法 | 第72页 |
| ·基于MRGA的FACTS附加阻尼控制器分析设计实例 | 第72-75页 |
| ·SVC和STATCOM系统中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选择 | 第72-74页 |
| ·新英格兰电力系统中UPFC阻尼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选择 | 第74-75页 |
| ·仿真验证 | 第75-79页 |
| ·同时装设SVC和STATCOM的简单系统仿真实例 | 第75-77页 |
| ·装有UPFC的新英格兰系统仿真实例 | 第77-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固定控制器结构的UPFC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80-96页 |
| ·引言 | 第80-81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定结构H_∞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81-84页 |
| ·定结构H_∞鲁棒控制器设计 | 第81-82页 |
| ·加权函数的选择 | 第82-83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H_∞优化问题 | 第83-84页 |
| ·PI型UPFC H_∞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 第84-87页 |
| ·SMIB简单电力系统设计实例 | 第85-86页 |
| ·新英格兰电力系统设计实例 | 第86-87页 |
| ·仿真研究 | 第87-95页 |
| ·SMIB简单系统仿真实例 | 第88-92页 |
| ·新英格兰系统仿真实例 | 第92-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第六章 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及其在FACTS协调控制策略研究中的应用 | 第96-114页 |
| ·引言 | 第96-97页 |
| ·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 | 第97-104页 |
| ·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97-98页 |
| ·Sigma方法 | 第98-99页 |
| ·自适应网格算法 | 第99-100页 |
| ·最优折衷解 | 第100-101页 |
| ·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实现步骤 | 第101-104页 |
| ·测试函数计算 | 第104-107页 |
| ·两目标测试函数 | 第104-105页 |
| ·三目标测试函数 | 第105-107页 |
| ·分析结论 | 第107页 |
| ·基于MOEPPSO的FACTS协调控制器设计实例 | 第107-113页 |
| ·两台TCSC间的协调控制设计 | 第107-108页 |
| ·仿真研究 | 第108-113页 |
| ·小结 | 第113-114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114-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33页 |
| 附录 1 含SVC和STATCOM的单机无穷大系统参数 | 第133-134页 |
| 附录 2 含UPF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参数 | 第134-135页 |
| 附录 3 4机2区域电力系统参数 | 第135-136页 |
| 附录 4 新英格兰电力系统参数 | 第136-140页 |
| 致谢 | 第140-14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1-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