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环境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缺失与完善构想

1 环境侵权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第1-12页
   ·环境侵权的概念第8-9页
   ·相关问题第9-12页
     ·关于环境侵权的违法性问题第9-10页
     ·关于环境侵权的客体问题第10-12页
2 环境民事诉讼概述第12-15页
   ·环境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现状第12-13页
   ·环境民事诉讼的含义及特点第13-15页
     ·诉讼主体第14页
     ·诉讼请求第14页
     ·归责原则第14-15页
     ·诉讼时效第15页
3 我国环境民事诉讼的制度缺失第15-21页
   ·环境民事诉讼主体范围过窄第15-16页
   ·环境诉讼范围需进一步完善第16-17页
   ·环境民事诉讼的赔偿机制存在缺失第17-18页
   ·环境诉讼时效不利于保护受害者及社会公益第18-19页
   ·环境民事诉讼中证据制度缺乏明确规定第19-21页
     ·关于举证责任第19页
     ·关于因果关系第19-20页
     ·关于鉴定取证第20-21页
4 我国环境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第21-34页
   ·拓宽环境民事诉讼的主体范围,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21-26页
     ·修改“直接利害关系人”原则第22-23页
     ·引入团体诉讼制度第23-24页
     ·借鉴集团诉讼,改进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第24-26页
       ·放宽代表人诉讼的适用条件第25页
       ·修改权利登记制度,扩大救济范围第25-26页
   ·扩大环境民事诉讼的范围第26-27页
   ·明确环境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第27-29页
     ·财产损害赔偿第27页
     ·精神损害赔偿第27-29页
     ·惩罚性赔偿第29页
   ·延长或取消环境民事诉讼时效第29-31页
     ·修改环境民事诉讼的起算点第30页
     ·取消环境民事诉讼的时效限制第30-31页
   ·建立、健全环境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第31-34页
     ·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第31-32页
     ·确立因果关系推定制度第32-33页
     ·确立证据鉴定查证属实制度第33页
     ·完善证据鉴定体系第33-34页
5 小结第34-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电力市场交易模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