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8页 |
英文缩写词 | 第18-19页 |
综述 | 第19-60页 |
1.痹病 | 第19-23页 |
2.中药痹愈汤的成份和药理作用 | 第23-31页 |
3.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第31-36页 |
4.中药关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和骨修复 | 第36-40页 |
5.西药对骨破坏和骨修复的论述 | 第40-46页 |
6.类风湿关节炎-成、破骨细胞-RANKL/RANK/OPG系统 | 第46-54页 |
7.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 第54-60页 |
前言 | 第60-61页 |
实验研究 | 第61-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实验条件 | 第61页 |
·主要仪器 | 第61页 |
·主要试剂 | 第61-62页 |
2 造模过程 | 第62页 |
3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4 一般观察项目 | 第64页 |
5 病理检测 | 第64-71页 |
·实验动物处死后标本的固定 | 第64页 |
·标本蜡块制作 | 第64-65页 |
·切片 | 第65页 |
·HE染色 | 第65-66页 |
·OPG原位杂交实验 | 第66-68页 |
·RANKL原杂杂交实验 | 第68-70页 |
·TUNEL | 第70-71页 |
6 图像分析 | 第71-72页 |
·图像选取位置的确定 | 第71-72页 |
·凋亡率 | 第72页 |
·图像采集条件 | 第72页 |
7 统计学分析 | 第72-73页 |
实验结果 | 第73-85页 |
1 一般情况 | 第73页 |
2 观察前、7天、14天、21天、28天、35天各组体重 | 第73-75页 |
3 实验前后各组大鼠体重差异 | 第75-76页 |
4 观察前、7天、14天、21天、28天、35天各组跖趾厚度 | 第76-77页 |
5 OPG平均光密度和计数 | 第77-79页 |
·OPG平均光密度 | 第77-79页 |
·OPG计数 | 第79页 |
6 RANKL平均光密度和计数 | 第79-82页 |
·RANKL平均光密度 | 第80-81页 |
·RANKL计数 | 第81-82页 |
7 软骨细胞调亡率 | 第82页 |
8 滑膜细胞调亡率 | 第82-84页 |
9 踝关节病理改变观察 | 第84页 |
10 结论 | 第84-85页 |
讨论 | 第85-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个人简历 | 第94-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