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人身保护令制度研究

内容提要第1-9页
Abstract第9-27页
导论第27-36页
 一、令状第27-28页
 二、人身保护令第28-31页
  (一) 本质属性第28-30页
  (二) 非本质属性第30-31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1-33页
 四、研究人身保护令制度的意义第33-36页
第一章 人身保护令的历史发展第36-66页
 第一节 英国人身保护令的起源和发展第36-45页
  一、人身保护令的起源第36-37页
  二、人身保护令的初步发展第37-38页
  三、人身保护令发展成为自由令状第38-42页
   (一) 人身保护令融入《权利请愿书》第38-39页
   (二) 人身保护令成为自由令状第39页
   (三) 《1641年人身保护法》第39-40页
   (四) Bushell案和Jenkes案第40页
   (五) 《1679年人身保护法》第40-42页
  四、人身保护令的中止第42-43页
   (一) 1688年中止法第42页
   (二) 1794年中止法第42-43页
  五、《1816年人身保护法》第43页
  六、《1862年人身保护法》第43-44页
  七、人身保护令的存废之争第44-45页
 第二节 人身保护令在美国的发展第45-56页
  一、殖民时期第45-46页
  二、建国后至内战前第46-47页
  三、内战时期第47-48页
   (一) 林肯发布命令中止人身保护令第47页
   (二) 中止权之争第47-48页
  四、内战后至二战时期第48-50页
   (一) 《1867年人身保护法》第48页
   (二) 《1885年人身保护令管辖权法》第48-49页
   (三) 夏威夷中止人身保护令第49页
   (四) 联邦最高法院扩大人身保护令救济的理由第49-50页
  五、二战后至911事件前第50-54页
   (一) 1948年修正人身保护法第50页
   (二) 1960-1970年代的人身保护令第50-51页
   (三) 1980年代的人身保护令改革建议第51-52页
   (四) Powell委员会的报告第52-53页
   (五) 《1996年反恐和有效死刑执行法》第53-54页
  六、911事件后第54-56页
   (一) 《美国爱国法》第54-55页
   (二) 2005年改革建议第55-56页
 第三节 人身保护令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第56-66页
  一、人身保护令登陆美洲第56-58页
   (一) 加拿大第56-57页
   (二) 其他美洲国家第57-58页
  二、人身保护令抵达澳洲第58-59页
   (一) 澳大利亚第58页
   (二) 新西兰第58-59页
  三、人身保护令到达亚洲第59-64页
   (一) 印度第59-60页
   (二) 中国第60-63页
   (三) 其他亚洲国家第63-64页
  四、人身保护令来到非洲第64-66页
第二章 审前程序中的人身保护令制度第66-88页
 第一节 英美法国家和地区审前程序中的人身保护令制度第66-76页
  一、英国人身保护令制度第66-69页
   (一) 单方面申请第66-67页
   (二) 法院的处理第67-68页
   (三) 连续申请、上诉以及再逮捕第68-69页
  二、新西兰人身保护令制度第69-72页
   (一) 提出申请第69页
   (二) 优先处理原则第69-70页
   (三) 作出中间释放令第70页
   (四) 逮捕潜逃者第70-71页
   (五) 裁决第71页
   (六) 上诉第71-72页
   (七) 处罚第72页
  三、印度人身保护令制度第72-74页
   (一) 签署权第72-73页
   (二) 羁押要求第73页
   (三) 申请人第73页
   (四) 申请书第73页
   (五) 审理第73-74页
   (六) 连续申请第74页
  四、香港地区人身保护令制度第74-76页
   (一) 申请第74页
   (二) 申请的处理第74-75页
   (三) 裁决第75页
   (四) 重新羁押第75页
   (五) 处罚第75-76页
 第二节 大陆法国家和地区的人身保护令制度第76-84页
  一、台湾地区人身保护令制度第76-77页
   (一) 申请第76页
   (二) 申请的处理第76-77页
   (三) 解交被羁押者及声复第77页
   (四) 法院审查第77页
   (五) 处罚第77页
  二、澳门地区人身保护令制度第77-78页
   (一) 申请的提出第77-78页
   (二) 处理程序第78页
  三、日本人身保护令制度第78-81页
   (一) 申请第79页
   (二) 法院的处理第79-80页
   (三) 裁决第80页
   (四) 其他规定第80页
   (五) 处罚第80-81页
  四、Amparo程序第81-84页
   (一) 申请人第81-82页
   (二) 适用对象第82页
   (三) 程序第82-83页
   (四) 法院可以作出的命令第83页
   (五) 裁决的执行第83-84页
 第三节 有关人身保护令制度的国际规定第84-88页
  一、设立救济程序的必要性第84-85页
  二、程序要求第85-88页
   (一) 提出申请的时间第85页
   (二) 申请人第85页
   (三) 受理的机关第85-86页
   (四) 审理的程序要求第86-87页
   (五) 裁决第87-88页
第三章 定罪后程序中的人身保护令制度第88-118页
 第一节 美国联邦人身保护令的概述第88-91页
  一、美国联邦人身保护令的性质第88-89页
   (一) 人身保护令第88页
   (二) 第2255条动议第88-89页
  二、联邦人身保护令的签署权第89-90页
   (一) 最高法院及其大法官第89页
   (二) 巡回法院及其法官第89-90页
   (三) 地区法院及其法官第90页
  三、联邦人身保护令与第2255条动议的关系第90-91页
 第二节 联邦人身保护令的程序规则第91-99页
  一、羁押要求第91-93页
   (一) 羁押的含义第91-92页
   (二) 与羁押相关的规则第92-93页
  二、穷尽规则第93-94页
  三、程序性缺陷第94-99页
   (一) 程序性缺陷含义第94页
   (二) 程序性缺陷的规则第94-97页
   (三) 例外第97-99页
 第三节 联邦人身保护令的基本程序第99-118页
  一、初审程序第99-112页
   (一) 可以审理的请求第99-101页
   (二) 申请程序第101-104页
   (三) 处理程序第104-110页
   (四) 救济第110-111页
   (五) 第二次或者连续申请的处理程序第111-112页
  二、上诉审程序第112-114页
   (一) 上诉的提起第112-113页
   (二) 上诉通知第113-114页
   (三) 上诉复审第114页
  三、死刑案件特殊人身保护令程序第114-118页
   (一) 适用特别程序的前提第115页
   (二) 指定律师第115页
   (三) 中止执行死刑第115-116页
   (四) 提出申请的时间第116页
   (五) 联邦审查的范围第116页
   (六) 申请州整体审查程序第116页
   (七) 对申请和动议作出裁决的期限第116-117页
   (八) 上诉第117-118页
第四章 人身保护令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18-145页
 第一节 人身保护令的思想基础第118-128页
  一、自由主义思想第118-122页
   (一) 英国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第118-121页
   (二) 自由主义思想孕育出人身保护令第121-122页
  二、正当法律程序第122-128页
   (一) 正当法律程序的起源、确立和发展第122-124页
   (二) 正当法律程序与人身保护令第124-128页
 第二节 人身保护令的运行基础第128-136页
  一、法律至上第128-131页
   (一) 法律至上的确立第128-130页
   (二) 法律至上与人身保护令第130-131页
  二、司法独立第131-136页
   (一) 司法独立在英国的确立第131-132页
   (二) 司法独立与人身保护令第132-136页
 第三节 人身保护令的功能第136-145页
  一、人身保护令的传统功能第136-139页
   (一) 审查审前羁押的合法性第136-137页
   (二) 获得保释第137-138页
   (三) 确保毫不迟延接受审判第138-139页
  二、人身保护令的现代功能第139-145页
   (一) 审查定罪第139-141页
   (二) 审查量刑第141-143页
   (三) 质疑监狱(羁押)条件第143-145页
第五章 人身保护令制度与中国刑事司法第145-185页
 第一节 人身保护令视野下中国刑事羁押司法救济的现状第145-152页
  一、审前羁押司法救济的现状第145-148页
   (一) 现行制度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救济第145-147页
   (二) 现行救济模式不利于人身自由权的保障第147-148页
  二、定罪后羁押司法救济的现状第148-150页
   (一) 申诉不必然启动再审程序第149页
   (二) 申诉理由削弱了救济的有效性第149-150页
   (三) 申诉可以向检察院提出缺乏正当性第150页
  三、监狱(羁押)条件司法救济的现状第150-152页
 第二节 中国重新引入人身保护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52-170页
  一、中国重新引入人身保护令的必要性第152-163页
   (一) 保障人身自由权的必然要求第152-153页
   (二) 中国刑事司法程序正当化的必然要求第153-157页
   (三) 履行国际法义务的必然要求第157-159页
   (四) 治愈审前羁押痛疾的必然要求第159-163页
  二、中国重新引入人身保护令的可行性第163-170页
   (一) 中国有确立人身保护令的历史基础第164-165页
   (二) 新中国有实施外来制度的成功典范第165-167页
   (三) 中国具备重新引入人身保护令的法治建设基础第167-170页
 第三节 中国重新引入人身保护令面临的问题第170-177页
  一、重新引入人身保护令制度面临的问题第170-174页
   (一) 理念问题第170-172页
   (二) 制度问题第172-174页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第174-177页
   (一) 通过分权培育法律至上的理念第174-175页
   (二) 重新配置国家权力,实现司法独立第175-177页
 第四节 中国人身保护令救济的构想第177-185页
  一、近期设想第177-181页
   (一) 人身保护令程序的构想第177-180页
   (二) 人身保护令与现行制度的契合第180-181页
  二、远期设想第181-185页
   (一) 确立定罪后的人身保护令救济第182-183页
   (二) 确立监狱条件的人身保护令救济第183-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7页
 一、参考书目第185-190页
  (一) 中文部分第185-186页
  (二) 外文部分第186-190页
 二、参考论文第190-195页
  (一) 中文部分第190页
  (二) 外文部分第190-195页
 三、网络资料第195-197页
后记第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02人肝细胞在人鼠嵌合肝中增殖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中文文本分类中特征提取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