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

铜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与功能基团研究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7页
   ·概述第13页
   ·铜蓝蛋白的检测方法第13-15页
     ·610nm比色法第14页
     ·铜含量分析法第14页
     ·免疫散射比浊法第14页
     ·胺氧化酶活性测定法第14-15页
     ·邻联大茴香胺法第15页
   ·铜蓝蛋白的分离纯化研究第15-16页
   ·铜蓝蛋白的性质研究第16-18页
   ·铜蓝蛋白抑制剂的研究第18页
   ·铜蓝蛋白的基因第18-20页
     ·铜蓝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第19页
     ·铜蓝蛋白基因的结构第19-20页
     ·铜蓝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第20页
   ·铜蓝蛋白的结构第20-22页
   ·铜蓝蛋白的功能第22-24页
     ·铜蓝蛋白与发育第22-23页
     ·铜蓝蛋白与铁代谢第23-24页
     ·铜蓝蛋白的抗氧化作用第24页
   ·铜蓝蛋白与疾病第24-25页
   ·国内外铜蓝蛋白研究现状第25-27页
第二部分 引言第27-29页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第27页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28页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三部分 铜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第29-47页
   ·材料与方法第29-36页
     ·材料来源第29页
     ·主要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第29-31页
       ·主要化学试剂第29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9页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9-31页
     ·酶活性的测定第31页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31-32页
     ·酶的分离纯化第32-33页
       ·粗酶液的制备第32-33页
       ·DEAE-Sepharose层析第33页
       ·羟基磷灰石层析第33页
       ·Superdex-200层析第33页
     ·铜蓝蛋白纯度鉴定第33-34页
     ·酶的理化性质第34-35页
       ·CP分子量的测定第34页
       ·等电点的测定第34页
       ·总糖含量的测定第34页
       ·蛋白酶抗性的测定第34-35页
     ·酶促动力学研究第35页
       ·最适pH值测定第35页
       ·pH稳定性测定第35页
       ·最适温度测定第35页
       ·热稳定性测定第35页
       ·酶促反应初速度V_0的测定第35页
       ·米氏常数Km及Vmax的测定第35页
     ·铜蓝蛋白抑制剂的研究第35-36页
       ·部分金属离子对铜蓝蛋白活性的影响第35-36页
       ·部分化学试剂对铜蓝蛋白活性的影响第36页
       ·抑制剂作用类型的研究第36页
   ·结果第36-47页
     ·铜蓝蛋白的分离纯化第36-38页
     ·CP的纯度鉴定第38-39页
     ·铜蓝蛋白理化性质研究第39-41页
       ·CP的分子量和亚基分子量第39-40页
       ·等电点测定第40页
       ·总糖含量的测定第40页
       ·铜蓝蛋白对蛋白酶抗性的研究第40-41页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第41-44页
       ·最适pH值及pH稳定性第41-42页
       ·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的测定第42-43页
       ·酶促反应初速度V_0第43页
       ·铜蓝蛋白米氏常数Km及Vmax的测定第43-44页
     ·铜蓝蛋白抑制剂的研究第44-47页
       ·部分金属离子对铜蓝蛋白活性的影响第44页
       ·部分化学试剂对铜蓝蛋白活性的影响第44页
       ·抑制剂作用类型研究第44-47页
第四部分 铜蓝蛋白功能基团的研究第47-53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实验材料第47页
     ·实验试剂第47页
     ·试剂的配制第47页
     ·酶活测定方法第47页
     ·功能基团的修饰第47-48页
   ·结果第48-53页
     ·PCMB对巯基的化学修饰第48-49页
     ·PMSF对Ser残基的修饰第49页
     ·DTT对二硫键的化学修饰第49-50页
     ·NBS对Trp残基的修饰第50页
     ·WSC对羧基的修饰第50-51页
     ·IAc对His残基的修饰第51页
     ·TNBS对Lys残基的修饰第51页
     ·乙二醛对Arg残基的修饰第51-53页
第五部分 讨论第53-58页
   ·铜蓝蛋白的分离纯化第53页
   ·铜蓝蛋白的理化性质第53-54页
   ·铜蓝蛋白的酶学性质第54页
   ·铜蓝蛋白的抑制剂第54-55页
   ·功能基团的修饰第55-56页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主要缩略词表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变质物品的经济制造批量模型
下一篇:英国小品文对梁遇春小品文的启发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