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的可能性--“京城三剑客”90年代戏剧实验分析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序言 | 第7-11页 |
第1章 “三剑客”先锋戏剧的生成语境 | 第11-25页 |
·“三剑客”现象的出现 | 第11-13页 |
·特殊政治经济语境的容纳 | 第13-15页 |
·多元文化语境的直接催生 | 第15-17页 |
·“三剑客”先锋戏剧实践概观 | 第17-25页 |
第2章 剑指何方—先锋戏剧的人文精神指向 | 第25-37页 |
·共性的反叛与关怀 | 第25-27页 |
·林兆华的主体理性思考 | 第27-30页 |
·牟森的“神经质展示” | 第30-33页 |
·寓关怀于戏谑的孟京辉 | 第33-37页 |
第3章 剑从何来—先锋戏剧形式变革的原动力 | 第37-51页 |
·共同的解构与超越 | 第37-39页 |
·林兆华的“西体中用” | 第39-42页 |
·牟森的“彻底西化” | 第42-45页 |
·孟京辉的“中国特色先锋之路” | 第45-51页 |
第4章 先锋,路在何方? | 第51-57页 |
·观众,你在什么位置? | 第51-52页 |
·林、牟能将先锋进行到底? | 第52-53页 |
·孟京辉还能走多远?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