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减免农民赋役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8页 |
(一) 制度渊源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状况 | 第11-16页 |
(三)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一、北宋农民负担的赋役项目 | 第18-33页 |
(一) 北宋农民负担的各种赋税 | 第18-29页 |
1. 田赋 | 第18-19页 |
2. 杂税 | 第19-21页 |
3. 身丁税 | 第21-22页 |
4. 科率 | 第22-24页 |
5. 和籴 | 第24-26页 |
6. 和买 | 第26-28页 |
7. 免役钱 | 第28-29页 |
(二) 北宋农民负担的各种力役 | 第29-33页 |
1. 差役 | 第29-30页 |
2. 徭役 | 第30-31页 |
3. 乡兵役 | 第31-33页 |
二、北宋减免农民赋役的政策措施 | 第33-42页 |
(一) 均平赋税 | 第33-36页 |
(二) 均减力役 | 第36-37页 |
(三) 统一权衡,严格概量 | 第37-38页 |
(四) 创置专门簿籍 | 第38-39页 |
(五) 颁行《农田敕》 | 第39-40页 |
(六) 其它措施 | 第40-42页 |
三、北宋减免农民赋役的类型 | 第42-56页 |
(一) 灾害减免 | 第42-44页 |
(二) 战争减免 | 第44-45页 |
(三) 复业减免 | 第45-46页 |
(四) 垦荒减免 | 第46-48页 |
(五) 徭役减免 | 第48页 |
(六) 赦宥减免 | 第48-50页 |
(七) 特殊地区减免 | 第50-52页 |
(八) 其它减免 | 第52-56页 |
四、北宋减免农民赋役的方式与特点 | 第56-65页 |
(一) 北宋减免农民赋役的方式 | 第56-59页 |
1. 直接减免 | 第56-57页 |
2. 间接减免 | 第57-59页 |
(二) 北宋减免农民赋役的特点 | 第59-65页 |
1. 减免频繁,数额巨大 | 第59-60页 |
2. 灵活便民 | 第60-62页 |
3. 下户优先 | 第62-65页 |
五、北宋减免农民赋役的程序及效果 | 第65-70页 |
(一) 北宋减免农民赋役的程序 | 第65-67页 |
(二) 北宋减免农民赋役的效果 | 第67-70页 |
六、北宋农民赋役负担水平分析 | 第70-89页 |
(一) 两税负担水平分析 | 第70-73页 |
(二) 北宋与唐朝两税之比较 | 第73-77页 |
(三) 两税外杂征负担水平分析 | 第77-89页 |
结 语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