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8页 |
·目前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7-9页 |
·O/W 型乳液成份及其稳定存在的原因 | 第9-14页 |
·O/W 型乳液的主要成分 | 第9-10页 |
·衡量污水成分的几个标准 | 第10-11页 |
·O/W 型乳液稳定性分析 | 第11-14页 |
·乳状液的破乳概论 | 第14-16页 |
·乳状液的破乳概论 | 第14-15页 |
·阳离子型破乳剂的合成进展 | 第15-16页 |
·破乳剂的破乳机理 | 第16-18页 |
·相转移—反向变形机理 | 第16页 |
·碰撞击破界面膜机理 | 第16-17页 |
·增溶机理 | 第17页 |
·褶皱变型破乳机理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8-25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18-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主要实验药品 | 第19页 |
·模拟O/W 型乳液的制备 | 第19-20页 |
·O/W 型破乳剂的合成 | 第20-22页 |
·聚丙烯酰胺阳离子改性 | 第20-21页 |
·环氧氯丙烷与混合胺反应制备阳离子O/W 型破乳剂 | 第21-22页 |
·反相O/W 型破乳剂的破乳实验方案及方法 | 第22-23页 |
·实验方案 | 第22页 |
·无机盐-氯化物破乳剂的破乳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有机破乳剂的破乳实验方法 | 第23页 |
·反相O/W 型破乳剂的破乳效果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评价原理 | 第23页 |
·破乳剂破乳效果的评价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田污水含油量 | 第23页 |
·评价标准 | 第23页 |
·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3-24页 |
·含油量计算公式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5-37页 |
·无机盐-氯化物考察 | 第25-27页 |
·污水中加入不同氯化物时测其吸光度数据如表3-1 所示 | 第25页 |
·KCl 破乳剂的考察 | 第25-26页 |
·对无机盐(KCl)破乳时间的考察 | 第26-27页 |
·聚丙稀酰胺阳离子改性(CPAM)破乳剂考察 | 第27-33页 |
·在含聚100mg/L 的污水中加入阳离子聚丙稀酰胺的破乳效果 | 第27-29页 |
·在含聚200mg/L 的污水中加入阳离子聚丙稀酰胺的絮凝效果 | 第29-31页 |
·在含聚400mg/L 的污水中加入阳离子聚丙稀酰胺的絮凝效果描述 | 第31-33页 |
·环氧氯丙烷与混合胺反应制备阳离子O/W 型破乳剂考察 | 第33-37页 |
·最佳合成条件的选择 | 第33-35页 |
·产品PEA-01 最佳用量的选择 | 第35-36页 |
·PEA-01 的破乳效果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4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