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综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辅助措施 | 第10-33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施肥技术 | 第11-13页 |
·水分管理 | 第13-14页 |
·栽培措施 | 第14-16页 |
·添加剂与调理剂 | 第16-25页 |
·有机螯合剂 | 第16-19页 |
·酸碱调节剂 | 第19-22页 |
·微生物菌剂 | 第22-23页 |
·有机废弃物 | 第23-24页 |
·生长调理剂 | 第24-25页 |
·植物基因改良 | 第25-26页 |
·结语与展望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27-33页 |
2.种植密度对蜈蚣草生物量的形成与砷的分布的影响 | 第33-43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试验区概况 | 第34页 |
·试验设计 | 第34页 |
·取样与分析 | 第34-35页 |
·计算公式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种植密度对蜈蚣草地上部砷浓度与生物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密度处理对蜈蚣草地上部砷富集量及其修复效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密度处理对蜈蚣草地上部、地下茎、根生物量及砷富集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41-43页 |
3.砷超富集植物在热差分析仪中焚烧实验条件的探讨 | 第43-55页 |
·前言 | 第43-4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实验设计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不同升温速率对蜈蚣草焚烧的影响 | 第45-47页 |
·不同气氛下对两种砷超富集植物焚烧的影响 | 第47-50页 |
·不同停留时间对蜈蚣草焚烧的影响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53-55页 |
4.砷超富集植物焚烧机理的探讨 | 第55-71页 |
·前言 | 第55-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试验材料 | 第56-57页 |
·试验设计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8页 |
·蜈蚣草烘干处理对砷损失的影响 | 第57-59页 |
·焚烧温度对蜈蚣草中砷损失的影响 | 第59-60页 |
·不同砷浓度蜈蚣草在空气气氛下焚烧特征差异 | 第60-62页 |
·不同砷浓度大叶井口边草焚烧特征差异 | 第62-64页 |
·五氧化二砷及其混合物的焚烧特征差异 | 第64-68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