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社会中介组织的内涵界定 | 第10-17页 |
·社会中介组织的概念 | 第10-12页 |
·特征 | 第12-13页 |
·社会性 | 第12页 |
·中介性 | 第12-13页 |
·合法性 | 第13页 |
·专业性 | 第13页 |
·服务性 | 第13页 |
·社会中介组织的分类 | 第13-15页 |
·市场性中介组织 | 第14页 |
·社会公益性中介组织 | 第14页 |
·社会性社会团体 | 第14页 |
·行业协会类中介组织 | 第14页 |
·社区服务类中介组织 | 第14-15页 |
·事业单位类社会中介组织 | 第15页 |
·社会中介组织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5-17页 |
·社会中介组织与第三部门 | 第15页 |
·社会中介组织与民间组织 | 第15-16页 |
·社会中介组织与准行政组织 | 第16页 |
·社会中介组织与事业单位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社会中介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17-26页 |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社会中介组织存在的理论前提 | 第17-19页 |
·公民社会——社会中介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社会中介组织产生的经济学解释 | 第21-24页 |
·微观层面的解释——交易费用的效应 | 第21-23页 |
·制度层面——“市场—政府”失灵现象 | 第23-24页 |
·治理理论下的社会中介组织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社会中介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 | 第26-35页 |
·社会中介组织的公共管理职能——以香港为例的实证分析 | 第26-29页 |
·协助政府实现经济调节功能,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推动香港经济发展 | 第26-28页 |
·担当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协助政府实现社会稳定和民主管理的职能. | 第28页 |
·香港社会中介组织在许多领域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 | 第28-29页 |
·香港社会中介组织公共管理职能运转的借鉴意义 | 第29-31页 |
·启示 | 第29-30页 |
·社会中介组织对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冲击 | 第30-31页 |
·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现实意义 | 第31-35页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31-32页 |
·是入世的应对之举 | 第32-33页 |
·是保证行政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 | 第35-43页 |
·“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 | 第35-36页 |
·社会中介组织与政府在多元治理结构中的关系 | 第36-39页 |
·二者之间的合理分工 | 第36-38页 |
·二者之间的合作 | 第38-39页 |
·二者之间的制约 | 第39页 |
·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的二者关系 | 第39-43页 |
·政府在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越位现象 | 第40-41页 |
·政府在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错位现象 | 第41-42页 |
·政府在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缺位现象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路径选择 | 第43-60页 |
·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43-49页 |
·总体状况 | 第43-44页 |
·主要问题 | 第44-49页 |
·大陆与香港地区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与管理的比较 | 第49-57页 |
·大陆与香港社会中介组织外部管理的差异 | 第50-53页 |
·大陆与香港社会中介组织内部治理的差异 | 第53-57页 |
·发展和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的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理顺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培养社会中介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 第57页 |
·建立和完善政府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社会中介组织管理体系 | 第57-58页 |
·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 | 第58页 |
·引导社会中介组织完善自身建设,促进中介组织提高治理能力 | 第58-59页 |
·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组织的评估机制,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 第59页 |
·社会中介组织自身也要提高优化和加强内部管理的意识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目录 | 第62-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67-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