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油茶栽培分布及利用现状 | 第10页 |
·山茶属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油茶近缘种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查尔酮合酶基因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查尔酮合酶(CHS)基因 | 第13页 |
·CHS基因的进化 | 第13-14页 |
·CHS蛋白结构 | 第14页 |
·CHS的作用底物 | 第14-15页 |
·CHS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5页 |
·CHS基因的作用 | 第15-17页 |
·CHI基因研究概况 | 第17-21页 |
·CHI基因的发现、作用以及存在形式 | 第17页 |
·CHI的催化功能研究 | 第17-18页 |
·矮牵牛中CHI基因的表达的研究 | 第18-21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油茶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分子克隆 | 第23-37页 |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第23-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质粒DNA提取 | 第23-24页 |
·PCR检测 | 第24页 |
(一) PCR反应体系(20μL) | 第24页 |
(二) PCR反应条件 | 第24页 |
·测序 | 第24-25页 |
·序列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7页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26页 |
·cDNA克隆的PCR检测 | 第26-28页 |
·4211号克隆的cDNA序列 | 第28-29页 |
·4211号克隆的cDNA序列直接提交到NCBI网上的NR数据库的比对情况 | 第29-30页 |
·4211号克隆的cDNA经网上比对相似度高的的网上聚类情况 | 第30-32页 |
·三条查尔酮合酶基因的cDNA的聚类 | 第32-33页 |
·克隆号为4211的在网上比对后结果中所有大于该碱基或者和它的核酸长度相近的聚类 | 第33-35页 |
·1080、1279和4211克隆号的cDNA和所有山茶属的查尔酮合酶基因的cDNA的比对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氨基酸序列的推断与比对 | 第36-37页 |
3 油茶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分子克隆 | 第37-43页 |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cDNA克隆的PCR检测 | 第38页 |
·1216号克隆的cDNA序列 | 第38-39页 |
·网上比对结果 | 第39-40页 |
·网上比对结果的聚类 | 第40-41页 |
·所有在NCBI网上的NR数据库里登录的异构酶基因的全长cDNA的聚类 | 第41-42页 |
·1216号克隆序列的最大ORF的氨基酸的预测 | 第42-43页 |
4 结果讨论与创新点 | 第43-44页 |
·本论文的结论 | 第43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附录A | 第50-51页 |
附录B | 第51-52页 |
附录C | 第52-53页 |
附录D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