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7页 |
·含硝基苯类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第7-8页 |
·国内外含硝基苯类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物理法 | 第8-10页 |
·化学法 | 第10-13页 |
·生物法 | 第13-15页 |
·含硝基苯类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水解酸化-PACT工艺理论及其发展 | 第17-27页 |
·水解酸化 | 第17-21页 |
·水解酸化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水解酸化的原理 | 第18-19页 |
·水解酸化工艺的特点 | 第19-20页 |
·水解酸化工艺的工程应用实例 | 第20页 |
·水解酸化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0-21页 |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 第21-25页 |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特点 | 第23-24页 |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 第24-25页 |
·PACT工艺 | 第25-27页 |
·PACT工艺的研究概况 | 第25页 |
·PACT工艺的特点 | 第25-26页 |
·PACT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3 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分析方法及其工艺选择 | 第27-30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8页 |
·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 | 第28-30页 |
4 活性污泥的培养及反应器的启动 | 第30-36页 |
·接种污泥及废水水样 | 第30页 |
·污泥的培养驯化过程 | 第30-32页 |
·ABR-PACT系统的启动运行阶段 | 第32-34页 |
·系统的污泥特性 | 第34-35页 |
·本章小节 | 第35-36页 |
5 ABR水解酸化反应器的降解特性研究 | 第36-48页 |
·ABR水力停留时间(HRT)的确定 | 第36-37页 |
·ABR反应器的 COD_(Cr)降解规律研究 | 第37-39页 |
·ABR反应器各隔室 COD_(Cr)浓度及系统 COD_(Cr)去除率的试验分析 | 第37-38页 |
·反应器 COD_(Cr)去除率与容积负荷的关系 | 第38-39页 |
·pH值对 ABR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进水pH对反应器 COD_(Cr)和 BOD_5去除率的影响 | 第39页 |
·进水pH值对 BOD_5/COD_(Cr)的影响 | 第39-40页 |
·ABR系统中各隔室的VFA试验分析 | 第40-43页 |
·ABR反应器各隔室 VF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第40-42页 |
·出水 VFA与容积负荷、COD_(Cr)去除率的关系 | 第42-43页 |
·ABR系统中的硝基苯的生物降解研究 | 第43-46页 |
·硝基苯的降解与 HRT的关系 | 第43-44页 |
·进水硝基苯浓度对 ABR反应器效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对硝基苯生物降解的色谱-质谱分析 | 第45-46页 |
·ABR系统的生物相 | 第46-47页 |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6 生物活性炭工艺(PACT) | 第48-58页 |
·PACT反应器 HRT的确定 | 第49-50页 |
·PACT反应器中 COD_(Cr)的去除率 | 第50-52页 |
·PAC浓度对 COD_(Cr)去除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PACT与普通好氧法 COD_(Cr)去除率的对比 | 第51-52页 |
·PACT反应器中苯胺的去除效果 | 第52-54页 |
·苯胺的降解与 HRT的关系 | 第52-53页 |
·PACT反应器中NB对苯胺降解的影响 | 第53-54页 |
·PACT反应器中色度的去除效果 | 第54-55页 |
·PACT反应器中活性炭对污染物去除机理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节 | 第56-57页 |
·ABR-PACT系统运行处理效果 | 第57-58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58-61页 |
·研究结论 | 第58-60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