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概述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大跨度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2 多点输入地震响应分析的主要概念和假设 | 第13-25页 |
·运动方程 | 第13-15页 |
·地震波的类型及其在运动方程中的表达 | 第15-17页 |
·多点输入地震地面运动的数学描述 | 第17-24页 |
·地面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模型 | 第17-19页 |
·行波效应模型 | 第19-20页 |
·部分相干效应模型 | 第20-22页 |
·场地响应效应模型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3 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25-43页 |
·虚拟激励法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最大响应期望值估计 | 第28-29页 |
·仅考虑行波效应时的虚拟激励算法 | 第29-32页 |
·算例及分析 | 第32-42页 |
·算例1 | 第32-33页 |
·算例2 | 第33-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4 行波、部分相干及局部场地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43-61页 |
·考虑空间变化效应时的虚拟激励法 | 第43-45页 |
·算例及分析 | 第45-59页 |
·算例1 | 第45-52页 |
·算例2 | 第52-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