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海湾黄色物质光学特性及其MODIS反演模型研究
| 引言 | 第1-10页 |
| 第1章 黄色物质的研究历史 | 第10-17页 |
| ·黄色物质的定义 | 第11-12页 |
| ·黄色物质的化学组成 | 第11-12页 |
| ·黄色物质的遥感定义 | 第12页 |
| ·黄色物质的光学特性 | 第12-13页 |
| ·黄色物质的吸收特性 | 第12页 |
| ·黄色物质的荧光特性 | 第12-13页 |
| ·黄色物质和DOC、DOM的关系 | 第13-14页 |
| ·黄色物质的来源分类 | 第14-15页 |
| ·黄色物质的陆上来源 | 第15页 |
| ·黄色物质的海上来源 | 第15页 |
| ·黄色物质的时空分布 | 第15-17页 |
| ·黄色物质的时间分布 | 第16页 |
| ·黄色物质的空间分布 | 第16-17页 |
| 第2章 黄色物质水色遥感的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 ·水体表观光学量与固有光学量 | 第17-18页 |
| ·水体生物-光学模型 | 第18-22页 |
| ·水色组分的固有光学特性与模型 | 第19页 |
| ·各水色组分的后向散射 | 第19-20页 |
| ·水色组分的吸收特征 | 第20-22页 |
| ·黄色物质的固有光学特性 | 第22-28页 |
| ·黄色物质的指数模型 | 第22-24页 |
| ·S的拟合比较 | 第22-23页 |
| ·S的意义 | 第23-24页 |
| ·黄色物质的高斯模型 | 第24-28页 |
| ·高斯吸收带 | 第24页 |
| ·高斯模型 | 第24-28页 |
| 第3章 海水光学特征参数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 第28-36页 |
| ·研究海域的概况与站位布设 | 第28-29页 |
| ·辽东湾 | 第28页 |
| ·大连湾 | 第28-29页 |
| ·海水表观光学量的采集与处理 | 第29-33页 |
| ·光谱测量原理 | 第29-31页 |
| ·水面之上测量法 | 第29-31页 |
| ·光谱仪简介 | 第31-32页 |
| ·光谱测量方法 | 第32页 |
| ·光谱数据的处理 | 第32-33页 |
| ·黄色物质吸收系数的分析与处理 | 第33-36页 |
| ·测量原理 | 第33页 |
| ·紫外分光光度计简介 | 第33页 |
| ·样品的制备和存储 | 第33-34页 |
| ·样品的测定 | 第34-35页 |
| ·其它条件对测定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存储条件对测定的影响 | 第35页 |
| ·温度对测定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第4章 典型海湾黄色物质光学特性研究 | 第36-47页 |
| ·辽东湾黄色物质光学特性的研究 | 第36-41页 |
| ·辽东湾黄色物质吸收曲线回归 | 第36-38页 |
| ·黄色物质吸收α_g(400)与S的时空分布 | 第38-39页 |
| ·辽东湾黄色物质光学特性小结 | 第39-41页 |
| ·大连湾黄色物质光学特性 | 第41-44页 |
| ·大连湾黄色物质吸收曲线与回归 | 第41页 |
| ·大连湾黄色物质的特点 | 第41-44页 |
| ·大连湾黄色物质光学特性小结 | 第44页 |
| ·大连湾黄色物质与赤潮生消变化的关系 | 第44-47页 |
| 第5章 黄色物质的卫星反演模型 | 第47-54页 |
| ·海洋水色卫星简介 | 第47-48页 |
| ·黄色物质卫星遥感模型简介 | 第48-50页 |
| ·MODIS数据的获取与产品处理 | 第50-51页 |
| ·MODIS黄色物质局地遥感反演模型的建立 | 第51-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附录 水色遥感卫星波段分布表 | 第59-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