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2页 |
·寡糖生物学活性功能的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胃肠道活性 | 第10-11页 |
·增强造血功能活性 | 第11页 |
·促有丝分裂活性 | 第11-12页 |
·抗抑郁活性 | 第12页 |
·免疫增强活性 | 第12-13页 |
·抗病毒活性 | 第13-14页 |
·抗菌活性 | 第14-15页 |
·抗炎活性 | 第15页 |
·抗凝血活性 | 第15-16页 |
·其他活性 | 第16页 |
·黄原胶简介 | 第16-20页 |
·黄原胶的性状 | 第18页 |
·黄原胶的性能 | 第18页 |
·黄原胶的应用 | 第18-20页 |
·黄原胶的生物合成 | 第20-22页 |
·黄原胶的降解 | 第22-25页 |
·降解黄原胶菌株简介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2页 |
第二章 分泌黄原胶酶菌株XT-11 的鉴定 | 第32-47页 |
·黄原胶酶菌株的分离与培养 | 第32页 |
·分泌黄原胶酶菌株的常规鉴定 | 第32-35页 |
·形态特征 | 第32-33页 |
·运动性试验 | 第33-34页 |
·生长条件试验 | 第34页 |
·芽孢试验 | 第34页 |
·碳源的利用 | 第34-35页 |
·生理生化特征 | 第35页 |
·分泌黄原胶酶菌株的BIOLOG-GP 鉴定 | 第35-39页 |
·分泌黄原胶酶菌株165 rRNA 基因序列测定 | 第39-43页 |
·模板DNA 及PCR 产物的电泳图 | 第41页 |
·测序结果 | 第41-43页 |
·分泌黄原胶酶菌株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第三章 黄原胶发酵及酶解工艺的研究 | 第47-61页 |
·PAHBAH 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 第47-48页 |
·黄原胶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48-49页 |
·XT-11 的培养及发酵参数的确定 | 第49-51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51-56页 |
·氮源对发酵的影响 | 第52页 |
·碳源对发酵的影响 | 第52-53页 |
·初始pH 值对菌体生长及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53页 |
·通气量对菌体生长及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53-54页 |
·温度对发酵产黄原胶酶的影响 | 第54页 |
·温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54页 |
·底物浓度对发酵产黄原胶酶的影响 | 第54-55页 |
·底物浓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第55-56页 |
·种龄及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 第56页 |
·菌株XT-11 产黄原胶酶的正交试验 | 第56页 |
·黄原胶寡糖的制备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四章 黄原胶寡糖生物活性探究 | 第61-81页 |
·黄原胶寡糖抗氧化活性的探究 | 第61-70页 |
·黄原胶寡糖清除DPPH 自由基活性 | 第61-65页 |
·黄原胶寡糖清除羟自由基活性 | 第65-66页 |
·黄原胶寡糖清除超氧自由基活性 | 第66-68页 |
·黄原胶寡糖对H_2O_2 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作用 | 第68-70页 |
·黄原胶寡糖对皮肤浅部真菌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 第70-73页 |
·黄原胶寡糖对ACE 抑制活性的研究 | 第73-75页 |
·黄原胶寡糖诱抗生物活性的研究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五章 分泌黄原胶酶菌株的红细胞凝集活性 | 第81-88页 |
·血凝活性的测定 | 第83-84页 |
·糖抑制试验 | 第84页 |
·热稳定性 | 第84-85页 |
·pH 值影响的测定 | 第85-86页 |
·Ca~(2+)对血凝活性的影响 | 第86页 |
·鞘氨醇单胞菌XT-11 的粗提蛋白对血凝活性的影响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8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