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1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牧草良种及其重要作用 | 第11-12页 |
·牧草种子的四级繁育体系 | 第12-15页 |
·四级种子的定义 | 第12-13页 |
·异花授粉植物制种原理 | 第13页 |
·原种生产程序 | 第13-14页 |
·禾本科牧草原种扩繁管理技术措施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牧草种子生产概况 | 第15-17页 |
·冰草属牧草及其育种现状 | 第17-20页 |
·蒙古冰草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植物学特征与分类 | 第20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20-21页 |
·经济价值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2 试验区概况 | 第23-25页 |
·呼和浩特 | 第24页 |
·正蓝旗 | 第24页 |
·苏尼特右旗 | 第24-25页 |
3 新品种选育概况 | 第25-26页 |
·原始群体性状与选育目的 | 第25-26页 |
·选育目标、方法和过程 | 第26页 |
4 品种特征特性试验研究 | 第26-39页 |
·株丛形态特征 | 第26-28页 |
·单株丛分蘖 | 第28-29页 |
·物候期 | 第29页 |
·幼苗抗早性 | 第29-35页 |
·生产性能 | 第35-39页 |
·牧草与种子产量 | 第35-37页 |
·营养成分 | 第37-38页 |
·牧草产量动态与营养物质含量分析 | 第38-39页 |
5 良繁区域试验 | 第39-48页 |
·前言 | 第39-41页 |
·光照 | 第39页 |
·温度 | 第39页 |
·降水量 | 第39-40页 |
·风 | 第40页 |
·土地 | 第40-41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页 |
·种子品质 | 第41页 |
·播种、管理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三个试点自然条件比较分析 | 第41-42页 |
·物候期 | 第42页 |
·出苗率调查 | 第42-45页 |
·草群枝条组成 | 第45页 |
·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6 播种期试验 | 第48-54页 |
·前言 | 第48-49页 |
·供试材料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选地与整地 | 第49页 |
·播种日期设置 | 第49页 |
·播种与管理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不同播期对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播期对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7 播种密度与种肥试验 | 第54-64页 |
·前言 | 第54-55页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试验设计 | 第55-56页 |
·田间试验方法 | 第56-58页 |
·小区设置 | 第56-57页 |
·播种、田间管理与种子收获 | 第57-58页 |
·观测内容与方法 | 第58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不同因子组合处理对播种当年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8-59页 |
·不同因子组合处理对表现种子产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不同因子组合处理对种子千粒重的影响 | 第61-63页 |
·讨论 | 第63-64页 |
·行距 | 第63页 |
·种肥量 | 第63-64页 |
·播种量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页 |
8 追肥试验 | 第64-86页 |
·前言 | 第64-70页 |
·大量元素对禾本科牧草种子生产的影响 | 第64-69页 |
·微量元素对牧草种子生产的影响 | 第69-70页 |
·试验目的 | 第70页 |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70-71页 |
·适宜追肥期试验 | 第70页 |
·肥种与施肥量试验 | 第70-71页 |
·观测内容及方法 | 第7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86页 |
·追肥期试验 | 第71-76页 |
·不同时期追肥效果及最佳追肥期确定 | 第71-75页 |
·果后营养期追肥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75页 |
·果后营养期追肥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 第75-76页 |
·果后营养期追肥对种子千粒重的影响 | 第76页 |
·不同肥种与施肥量试验 | 第76-84页 |
·不同肥种与施肥量对生长发育及种子生产的影响 | 第76-77页 |
·追施尿素对生长发育及种子生产的影响 | 第77页 |
·追施磷酸二铵对生长发育及种子生产的影响 | 第77-78页 |
·追施多元复合肥对生长发育及种子生产的影响 | 第78页 |
·追肥经济分析 | 第78-81页 |
·追施多元复合肥对种子可溶性糖分积累与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81-82页 |
·追施多元复合肥对种子水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 第82-83页 |
·追施多元复合肥对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的影响 | 第83-84页 |
·追施多元复合肥对种子品质的影响 | 第84页 |
·不同生产年限产量动态及追肥效果 | 第84-86页 |
·讨论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页 |
9 结论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附录 | 第100-110页 |
一、种子品质检测报告 | 第100-103页 |
二、每公顷土地种植总行长的计算 | 第103-105页 |
三、观测项目及方法 | 第105-109页 |
四、蒙农1号蒙古冰草品种选育程序图 | 第109-110页 |
作者简介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