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三角洲前缘悬沙浓度的监测分析--以芦潮港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第三节 研究工作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3-17页 |
第一节 长江流域概况 | 第13-15页 |
第二节 芦潮港区域概况 | 第15-17页 |
第三章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第一节 资料来源与处理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介绍 | 第18-23页 |
第四章 悬沙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 第23-29页 |
第一节 悬沙浓度的大小潮周期变化 | 第23-26页 |
第二节 悬沙浓度的季节性变化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悬沙浓度的年际变化 | 第27-29页 |
第五章 悬沙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47页 |
第一节 潮差对悬沙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29-33页 |
第二节 风浪对悬沙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33-38页 |
第三节 长江来水来沙对悬沙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38-41页 |
第四节 口外流系对悬沙浓度变化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五节 悬沙浓度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关系 | 第42-47页 |
第六章 三峡工程与悬沙浓度关系探讨 | 第47-50页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不足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