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基础科学论文--工程力学论文--工程静力学论文

加筋板稳定性承载能力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工程背景及选题的意义第9-12页
   ·加筋薄板结构国内外的研究现第12-14页
     ·国外有关加筋薄板的研究状况第12页
     ·国内有关加筋薄板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加筋薄板的研究趋势第13-14页
   ·本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4-15页
     ·论文的选题意义第14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理论逻辑第14-15页
第二章 薄板理论概述第15-26页
   ·薄板问题的分类及基本方程第15-20页
     ·薄板问题的分类及假设第15-16页
     ·几何方程第16-19页
     ·物理方程第19-20页
   ·薄板屈曲微分方程第20-22页
   ·边界条件第22-24页
     ·固定边第22页
     ·铰接边第22-23页
     ·其他边界条件第23-24页
   ·微弯薄板的初始挠曲的影响第24-25页
   ·单向均匀受压薄板的临界屈曲载荷第25-26页
第三章 能量法的理论与应用第26-30页
   ·小挠度板的功与能第26-28页
   ·无加筋薄板的稳定性承第28-30页
第四章 具有纵向加筋的简支矩形板第30-34页
   ·在单向均布压力作用下加筋的简支矩形板第30-34页
第五章 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局部稳定性问题第34-41页
   ·局部稳定性问题的计算第34-39页
   ·配置加筋的条件及筋的规格第39-41页
第六章 刚柔性筋的判别依据及对实际加筋的指导意义第41-48页
   ·问题的分析第41-42页
   ·刚性筋与柔性筋的临界点的确定第42-46页
     ·稀疏加筋问题第42-44页
     ·密集加筋问题第44-45页
     ·刚性筋、柔性筋的判定及筋的大小与规范的对比第45-46页
   ·加筋板的实际承载能力及对加筋的指导意义第46-48页
     ·板的稳定性承载极限第46页
     ·对加筋的指导意义第46-48页
第七章 理论的试验和有限元验证第48-66页
   ·加筋板的实验第48-54页
     ·试验方案第48-49页
     ·试验平台及仪器第49-50页
     ·试验步骤第50页
     ·试验实例第50-54页
   ·加筋板的有限元分析第54-63页
     ·有限元软件(ANSYS)简介第54页
     ·特征值屈曲分析简介第54页
     ·建模第54-55页
     ·一条筋的计算与分析第55-59页
     ·两条筋的计算与分析第59-63页
   ·数据的比较与分析第63-65页
     ·一条筋时承载能力的比较第63页
     ·两条筋时承载能力的比较第63-64页
     ·结果分析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结论和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窑具的使用过程数学模拟、纳米改性及其设计与制备
下一篇:一类平行机和批处理机组成的二阶段柔性流水作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