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2-1 FDI溢出效应的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2-16页 |
2-1-1 研究框架 | 第12页 |
2-1-2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2-1-3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2-2 FDI溢出效应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2-1 定性的研究 | 第16页 |
2-2-2 定量的实证研究 | 第16-17页 |
§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及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FDI发展概况及溢出效应机制分析 | 第18-29页 |
§3-1 我国FDI的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3-1-1 FDI在我国的发展阶段 | 第18页 |
3-1-2 FDI在我国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3-2 FDI溢出效应的内涵及特征 | 第20-23页 |
3-2-1 FDI溢出效应的参与主体 | 第20-22页 |
3-2-2 FDI溢出效应外部性的内涵 | 第22页 |
3-2-3 FDI溢出效应的特征 | 第22-23页 |
§3-3 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分析 | 第23-24页 |
3-3-1 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过程 | 第23页 |
3-3-2 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23-24页 |
§3-4 FDI溢出效应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机制分析 | 第24-29页 |
3-4-1 示范-模仿效应 | 第25-26页 |
3-4-2 竞争效应 | 第26-27页 |
3-4-3 关联效应 | 第27-28页 |
3-4-4 人力资本流动效应 | 第28-29页 |
第四章 FDI溢出效应对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29-48页 |
§4-1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取 | 第29-31页 |
§4-2 对工业经济整体的计量检验 | 第31-33页 |
4-2-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31页 |
4-2-2 协整分析 | 第31-32页 |
4-2-3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2-33页 |
§4-3 对工业经济时间序列滚动检验 | 第33-36页 |
4-3-1 数据处理及检验方法的说明 | 第33页 |
4-3-2 检验结果 | 第33-36页 |
§4-4 对工业细分行业的计量检验 | 第36-38页 |
4-4-1 样本选取与行业分组 | 第36页 |
4-4-2 检验结果 | 第36-38页 |
§4-5 对影响FDI溢出效应的行业因素的检验 | 第38-44页 |
4-5-1 内外企业技术差距 | 第38-40页 |
4-5-2 行业中外资比重 | 第40-41页 |
4-5-3 市场集中度 | 第41-43页 |
4-5-4 行业自身特征 | 第43-44页 |
§4-6 结论及经济分析 | 第44-48页 |
第五章FDI溢出效应对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8-58页 |
§5-1 研究思路与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5-1-1 研究思路 | 第48页 |
5-1-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取 | 第48-49页 |
§5-2 计量检验 | 第49-54页 |
5-2-1 变量单位根检验 | 第49-50页 |
5-2-2 协整检验 | 第50-52页 |
5-2-3 误差修正模型 | 第52-54页 |
§5-3 结论及经济分析 | 第54-56页 |
§5-4 产出和创新能力角度实证检验的比较分析 | 第56-58页 |
第六章深化FDI溢出效应的途径 | 第58-62页 |
§6-1 完善相关法规体系,限制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 | 第58-59页 |
§6-2 深化产业关联效应,对外资实施嵌入式发展模式 | 第59-61页 |
§6-3 提高我国的技术吸收能力 | 第61-62页 |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2页 |
§7-2 存在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A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