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9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6-8页 |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8-9页 |
2 卷积码和维特比译码器的基本原理 | 第9-21页 |
·卷积码的基本原理 | 第9-10页 |
·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卷积编码表示及分析方法 | 第10-14页 |
·状态图 | 第11页 |
·树状图 | 第11-13页 |
·网格图 | 第13-14页 |
·维特比译码器的基本原理 | 第14-17页 |
·维特比译码器的算法 | 第14-17页 |
·维特比译码器主要功能模块 | 第17-21页 |
3 硬件平台的实现及低功耗设计方法 | 第21-28页 |
·硬件实现平台简介 | 第21页 |
·Quartus II开发软件及设计方法 | 第21-23页 |
·低功耗设计及在FPGA上的实现的方法 | 第23-28页 |
·FPGA功耗简介 | 第23-24页 |
·算法级别的功耗优化 | 第24-25页 |
·RTL级代码优化 | 第25-28页 |
·并行处理 | 第26页 |
·流水线技术 | 第26-28页 |
4 维特比译码器的优化设计及低功耗考虑 | 第28-40页 |
·前言 | 第28页 |
·加比选单元(Add Compare select Unit)的优化设计 | 第28-31页 |
·重排的蝶形ACS结构 | 第28-29页 |
·级联结构的ACS(Radix-2~k) | 第29-31页 |
·路径度量存储单元的VLSI结构 | 第31-34页 |
·路径度量存储单元的更新 | 第31-32页 |
·路径度量溢出的问题 | 第32-34页 |
·幸存路径存储单元的VLSI结构 | 第34-40页 |
·回溯法(TB:Trace Back) | 第34-38页 |
·寄存器交换型(RE: Register-Exchange) | 第38-40页 |
5 (3,1,9)低功耗维特比译码器的设计 | 第40-46页 |
·(3,1,9)低功耗维特比译码器的整体框图 | 第40页 |
·位串行的ACS结构 | 第40-41页 |
·修正的寄存器交换法 | 第41-44页 |
·译码器功耗和性能 | 第44-4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