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GIS智能监测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8页 |
| ·国外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6页 |
| ·国内的发展与现状 | 第16-18页 |
|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GIS智能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 第20-36页 |
| ·GIS智能监测系统的原理 | 第20-21页 |
| ·GIS指标体系 | 第21-22页 |
| ·监测项目和方法 | 第22-27页 |
| ·SF_6气体监测 | 第23-24页 |
| ·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电流/电压监测 | 第24-26页 |
| ·开关位置机械特性监测 | 第26-27页 |
| ·电压/电流互感器监测 | 第27页 |
| ·智能化GIS用新型电流/电压互感器 | 第27-30页 |
| ·罗氏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第28-29页 |
| ·同轴电容电压传感器 | 第29-30页 |
| ·傅里叶变换与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30-35页 |
|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 第30-31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 第31-33页 |
| ·电压与电流信号的傅里叶分析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6-47页 |
| ·DSP简介 | 第36-37页 |
| ·硬件系统的设计 | 第37-46页 |
| ·互感器电路 | 第38-39页 |
| ·偏置电路 | 第39-41页 |
| ·迟滞比较器电路 | 第41页 |
| ·模数转换部分 | 第41-42页 |
| ·时钟电路和系统RAM的外扩 | 第42-43页 |
| ·电源模块 | 第43-44页 |
| ·LCD显示模块 | 第44-45页 |
| ·CAN总线通信接口 | 第45页 |
| ·DSP周边电路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7-54页 |
| ·软件集成开发环境CCS简介 | 第47-48页 |
|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48-51页 |
| ·AD采样程序 | 第49-50页 |
| ·CMD文件的配置 | 第50-51页 |
| ·数据处理部分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63页 |
| ·仿真器介绍及CCS配置 | 第54-55页 |
| ·SEED-XDS510PLUS仿真器 | 第54-55页 |
| ·CCS配置 | 第55页 |
| ·硬件调试 | 第55-56页 |
| ·软件调试 | 第56页 |
|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 ·误差分析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 附录1 系统硬件原理图 | 第70-71页 |
| 附录2 AD采样程序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