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岩质边坡失稳类型 | 第10页 |
·岩质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回顾 | 第10-13页 |
·极限平衡法 | 第11页 |
·极限分析法 | 第11-12页 |
·数值分析法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岩质边坡楔形体破坏识别 | 第15-22页 |
·极射赤平投影表达方法 | 第15-18页 |
·坐标系定义 | 第15-16页 |
·极射赤平投影基础 | 第16-17页 |
·极射赤平投影的解析表达 | 第17-18页 |
·优势结构面的划分 | 第18-19页 |
·楔形体识别及滑动类型判别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岩质边坡楔形体稳定分析 | 第22-44页 |
·单面滑动稳定问题 | 第22-23页 |
·双面滑动稳定问题 | 第23-24页 |
·传统极限平衡法 | 第24-25页 |
·基于关联流动法则的上限法 | 第25-27页 |
·广义极限平衡法 | 第27-29页 |
·求解安全系数的通用方程 | 第27-28页 |
·利用通用方程回归传统极限平衡法 | 第28-29页 |
·广义极限平衡法 | 第29页 |
·考虑结构面剪胀效应的方法 | 第29-34页 |
·Wang Y.J(2002)考虑结构面剪胀效应的方法 | 第29-32页 |
·Chen Z.Y(2004)塑性力学广义解法 | 第32-34页 |
·各种方法对比分析 | 第34-43页 |
·基于各种方法的分析程序 | 第34-35页 |
·程序验证 | 第35-39页 |
·基于各种方法的安全系数对比 | 第39-41页 |
·各种方法的理论对比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考虑各向异性剪胀的楔形体稳定分析 | 第44-59页 |
·结构面抗剪强度模型 | 第44-50页 |
·表面平直、无填充结构面抗剪强度 | 第44-45页 |
·表面不规则、无填充结构面抗剪强度 | 第45-50页 |
·考虑各向异性剪胀的楔形体稳定分析方法(AOD) | 第50-54页 |
·坐标系定义 | 第50-51页 |
·滑动面剪力方向的确定 | 第51页 |
·等效内摩擦角的确定 | 第51-52页 |
·安全系数的确定 | 第52-53页 |
·参数选取方法 | 第53-54页 |
·利用ADO法进行楔形体稳定分析 | 第54-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基于楔形体稳定的压力隧洞最小覆盖准则 | 第59-82页 |
·现有压力隧洞最小覆盖厚度准则回顾 | 第59-64页 |
·平缓地表上抬准则 | 第59-60页 |
·倾斜地表上抬准则 | 第60-61页 |
·水力劈裂准则 | 第61-63页 |
·初始应力场最小主应力准则 | 第63-64页 |
·基于二维楔形体稳定的最小覆盖准则 | 第64-70页 |
·基于二维楔形体单面滑动破坏的Illinois准则 | 第64-67页 |
·考虑二维楔形体结构面剪胀效应的最小覆盖准则 | 第67-70页 |
·基于三维楔形体稳定的最小覆盖准则 | 第70-76页 |
·问题描述 | 第70-73页 |
·楔形体所受水压力作用 | 第73-74页 |
·确定基于三维楔形体稳定的最小覆盖厚度 | 第74-75页 |
·计算程序算法流程 | 第75-76页 |
·算例分析 | 第76-81页 |
·基于五面楔形体稳定的最小覆盖厚度 | 第76-79页 |
·基于四面楔形体稳定的最小覆盖厚度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2-85页 |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