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突发污染移动吸附除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地表水突发砷污染的现状 | 第12页 |
·砷的基本性质及来源和危害 | 第12-15页 |
·砷的基本性质 | 第12-13页 |
·砷污染的来源 | 第13页 |
·砷污染的危害 | 第13-15页 |
·砷污染处理技术概述 | 第15-18页 |
·混凝沉淀法除砷技术 | 第15-16页 |
·化学吸附法除砷技术 | 第16页 |
·生化处理除砷技术 | 第16-17页 |
·非常规处理除砷技术 | 第17-18页 |
·地表水砷污染应急处理技术进展 | 第18-20页 |
·地表水应急除砷的石灰沉淀法 | 第18页 |
·地表水应急除砷的铁盐混凝沉淀法 | 第18-19页 |
·地表水应急除砷的化学吸附法 | 第19-20页 |
·常用的化学吸附材料 | 第20-22页 |
·活性氧化铝 | 第20页 |
·活性炭 | 第20页 |
·粉煤灰 | 第20-21页 |
·沸石 | 第21页 |
·金属氧化物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第2章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第24-30页 |
·试验所用材料及性质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8页 |
·除砷材料优选及静态吸附性能试验 | 第24-25页 |
·移动吸附除砷中试试验 | 第25-28页 |
·试验所用设备及检测方法 | 第28-30页 |
第3章 除砷吸附材料优选及静态吸附性能研究 | 第30-46页 |
·五种材料吸附性能试验 | 第30-32页 |
·吸附容量及Freundlich公式 | 第30页 |
·五种材料吸附等温线 | 第30-32页 |
·活性氧化铝吸附As的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研究 | 第32-39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2-35页 |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35-37页 |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37-39页 |
·其他因素对活性氧化铝除砷的影响 | 第39-45页 |
·粒径的影响 | 第39-40页 |
·pH的影响 | 第40-41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常见离子的影响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移动吸附除砷效果中试试验研究 | 第46-58页 |
·吸附袋直径优选试验 | 第46-47页 |
·静止条件下吸附袋解析试验 | 第46页 |
·运动条件下吸附袋解析试验 | 第46-47页 |
·移动吸附中试试验 | 第47-54页 |
·不同水层不同运行速度下除砷效果 | 第47-48页 |
·不同水层不同初始浓度下除砷效果 | 第48-50页 |
·不同水层不同吸附剂质量下除砷效果 | 第50-51页 |
·不同水层不同吸附剂袋长度下除砷效果 | 第51-52页 |
·不同水层不同参数条件下去除效果 | 第52-54页 |
·移动吸附变化规律研究 | 第54-57页 |
·量纲分析法 | 第54-56页 |
·移动吸附变化规律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建议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