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DNB系统概述 | 第1-19页 |
1.1 诊断系统对于聚变的意义以及各种诊断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 DNB系统简介 | 第15-17页 |
1.2.1 中性束的概述 | 第15-16页 |
1.2.2 中性束诊断系统构成部分介绍 | 第16-17页 |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DNB电源系统介绍 | 第19-27页 |
2.1 DNB电源总体介绍 | 第19-20页 |
2.2 DNB各个电源系统的介绍 | 第20-24页 |
2.2.1 加速极电源介绍 | 第20页 |
2.2.2 抑制极电源介绍 | 第20-21页 |
2.2.3 弧流电源,灯丝电源和缓冲偏置电源 | 第21-23页 |
2.2.4 弧流斩波器和撬棒 | 第23-24页 |
2.2.5 高压电缆和弧缓冲器 | 第24页 |
2.2.6 偏转磁体电源 | 第24页 |
2.3 DNB电源控制系统简介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DNB加速极电源组成及充电控制系统 | 第27-42页 |
3.1 高压系统组成 | 第27-30页 |
3.1.1 充电电源及电容器组 | 第27-28页 |
3.1.2 CROWBAR撬棒保护系统 | 第28-29页 |
3.1.3 泄流电阻,SNUB缓冲器和限流电阻 | 第29页 |
3.1.4 MOD/REG脉冲调制器 | 第29-30页 |
3.2 高压电源的控制系统 | 第30-41页 |
3.2.1 基于 PLC的高压电容器组的充电控制 | 第31-33页 |
3.2.2 基于天空组态软件的对现场状态采集,处理,显示模块 | 第33-35页 |
3.2.3 脉冲发生器 | 第35-36页 |
3.2.4 光电转换与综合 | 第36页 |
3.2.5 四极管反馈控制,驱动及保护 | 第36-39页 |
3.2.6 高压电源的检测与保护 | 第39-41页 |
3.3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时序发生器与主控制逻辑的研究与设计 | 第42-53页 |
4.1 基于 PIC16F877的 DNB电源系统时序发生器 | 第43-48页 |
4.1.1 时序发生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43-46页 |
4.1.2 单片机软件设计 | 第46页 |
4.1.3 上位机对 DNB电源系统时序发生器通讯程序的设计 | 第46-48页 |
4.2 DNB电源系统 MCL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 第48-51页 |
4.2.1 故障信号处理电路 | 第49页 |
4.2.2 故障信号综合电路 | 第49-50页 |
4.2.3 Timing信号接收电路 | 第50-51页 |
4.2.4 ED、EN综合 | 第51页 |
4.3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基于 PLC的 DNB电源总控系统 | 第53-63页 |
5.1 基于西门子S7-300PLC的 DNB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4-57页 |
5.1.1 西门子S7-300PLC | 第54-55页 |
5.1.2 硬件及软件设计 | 第55-57页 |
5.2 基于 WINCC软件的系统组态设计 | 第57-62页 |
5.2.1 组态软件的功能 | 第57页 |
5.2.2 WINCC组态软件简介 | 第57页 |
5.2.3 组态界面设计 | 第57-62页 |
5.3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DNB系统实验与结果 | 第63-65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