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效率研究--基于交叉DEA与Tobit模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19页 |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研究 | 第10-14页 |
| ·效率研究方法综述 | 第14-16页 |
|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案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18-19页 |
| ·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 第19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 ·城乡建设用地 | 第19页 |
|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 | 第19-20页 |
|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效率 | 第20页 |
| ·基础理论 | 第20-22页 |
| ·城乡融合理论 | 第20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 ·现代西方地租地价理论 | 第21页 |
| ·关于公平和效率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1-22页 |
| 3 成都市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实践 | 第22-26页 |
| ·成都市概况 | 第22-24页 |
| ·区位条件 | 第22-23页 |
| ·自然条件 | 第23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页 |
| ·农村建设用地利用利用状况 | 第23-24页 |
| ·成都市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实践 | 第24-25页 |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第24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 | 第24-25页 |
| ·成都市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取得的成效 | 第25-26页 |
| 4 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效率测度和分析 | 第26-36页 |
| ·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 | 第26-27页 |
|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效率评价指标构建 | 第27-33页 |
| ·投入指标 | 第27-28页 |
| ·产出指标体系 | 第28-33页 |
| ·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效率测度 | 第33-34页 |
|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效率分析 | 第34-36页 |
| ·原始数据分析 | 第34页 |
| ·测度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 5 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1页 |
| ·模型选择 | 第36页 |
| ·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 | 第36-39页 |
|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 第37页 |
| ·财政收入 | 第37页 |
| ·城镇化率 | 第37-38页 |
| ·土地利用政策 | 第38页 |
| ·农村人均纯收入 | 第38-39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 6 结论和建议 | 第41-44页 |
|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 ·成都市提高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效率的建议和措施 | 第41-44页 |
| ·积极扩展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资金渠道 | 第41-42页 |
| ·加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 | 第42页 |
| ·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 | 第42-43页 |
| ·适当提高农民补偿标准,增加农民收入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附录 | 第49-50页 |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