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的可靠性技术研究
第一章: 绪言 | 第1-24页 |
1.1 星载SAR发展及现状 | 第7-13页 |
1.2 研究内容的起源和现状 | 第13-16页 |
1.3 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 第16-21页 |
1.3.1 建立可靠性模型 | 第18-20页 |
1.3.2 可靠性指标分配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贡献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可靠性预计和故障树分析 | 第24-45页 |
2.1 可靠性预计的目的和作用 | 第24-26页 |
2.1.1 可靠性预计的目的 | 第25页 |
2.1.2 可靠性预计的作用 | 第25-26页 |
2.2 可靠性预计的方法和发展方向 | 第26-30页 |
2.3 故障树分析的原理和特点 | 第30-34页 |
2.3.1 FTA的作用和特点 | 第32-33页 |
2.3.2 FTA的分析准备 | 第33-34页 |
2.4 故障树分析的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 第34-45页 |
2.4.1 选择顶事件 | 第35-36页 |
2.4.2 建造故障树 | 第36页 |
2.4.3 定性分析 | 第36-39页 |
2.4.3.1 上行法 | 第37页 |
2.4.3.2 下行法 | 第37-38页 |
2.4.3.3 定性分析结果的应用 | 第38-39页 |
2.4.4 定量分析 | 第39-45页 |
2.4.4.1 顶事件发生的概率的计算 | 第39-41页 |
2.4.4.2 底事件重要度的计算 | 第41-43页 |
2.4.4.3 故障树分析要注意的问题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监控计算机的可靠性预计和故障树分析 | 第45-66页 |
3.1 监控计算机介绍和可靠度分配 | 第45-48页 |
3.1.1 监控计算机的功能 | 第45-47页 |
3.1.2 分机可靠性指标及其分配 | 第47-48页 |
3.2 监控计算机的元器件计数法预计 | 第48-53页 |
3.3 监控计算机的元器件应力分析法预计 | 第53-62页 |
3.4 监控计算机的故障树分析 | 第62-66页 |
第四章: 定时器的可靠性预计和故障树分析 | 第66-80页 |
4.1 定时器的功能和组成 | 第66-68页 |
4.2 定时器的可靠性预计 | 第68-74页 |
4.3 定时器的可靠性设计 | 第74-77页 |
4.4 定时器的故障树分析 | 第77-80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附录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