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工程背景 | 第8-9页 |
1.2 损伤力学和解理断裂的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1.2.1 损伤力学的概况 | 第9-11页 |
1.2.2 细观解理断裂机理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3 金属材料的损伤、断裂和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与计算方法 | 第21-26页 |
2.1 材料 | 第21页 |
2.2 试样 | 第21-22页 |
2.3 宏观力学实验 | 第22-23页 |
2.3.1 拉伸实验 | 第22-23页 |
2.3.2 四点弯曲(4PB)实验 | 第23页 |
2.4 断口及金相观察 | 第23-24页 |
2.4.1 断口观察 | 第23-24页 |
2.4.2 双缺口金相试样观察 | 第24页 |
2.5 有限元计算 | 第24-25页 |
2.5.1 计算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页 |
2.5.2 计算模型及方法 | 第24-25页 |
2.6 断裂宏细观力学参数的测量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实验与计算结果 | 第26-61页 |
3.1 拉伸实验测量结果 | 第26页 |
3.2 预损伤实验测量结果 | 第26-30页 |
3.2.1 CF试样钢预损伤实验参数测量结果 | 第26-29页 |
3.2.2 LD31试样预损伤实验参数测量结果 | 第29-30页 |
3.3 初始损伤的CF钢—196℃4PB实验结果 | 第30-45页 |
3.3.1 CF钢—196℃4PB实验载荷—位移曲线 | 第30-31页 |
3.3.2 CF钢4PB实验宏观力学参数测量结果 | 第31-34页 |
3.3.3 -196℃ CF钢试样断口SEM观察结果 | 第34-39页 |
3.3.4 有限元(FEM)计算结果 | 第39-42页 |
3.3.5 细观力学参数测量结果 | 第42-45页 |
3.4 初始损伤的CF钢常温4PB加载—卸载实验结果 | 第45-54页 |
3.4.1 载荷P-位移L曲线 | 第45-46页 |
3.4.2 常温CF钢4PB实验宏观力学参数测量结果 | 第46-47页 |
3.4.3 CF钢常温4PB延性开裂参数测量结果 | 第47-50页 |
3.4.4 卸载金相照片 | 第50-52页 |
3.4.5 FEM计算结果 | 第52-54页 |
3.5 初始损伤的LD31铝合金常温4PB加载—卸载实验测量结果 | 第54-61页 |
3.5.1 载荷P-位移L曲线 | 第54-55页 |
3.5.2 初始损伤的LD314PB实验宏观力学参数测量结果 | 第55-56页 |
3.5.3 CF钢常温4PB延性开裂参数测量结果 | 第56-57页 |
3.5.4 卸载金相照片 | 第57-59页 |
3.5.4 卸载金相照片 | 第59-6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1-94页 |
4.1 初始损伤对CF钢缺口试样解理断裂韧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4.2 初始损伤对CF钢σ_f和ε_(pc)的影响 | 第62页 |
4.3 初始损伤对金属材料延性起裂韧性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 初始损伤对CF钢低温解理断裂影响的细观力学分析 | 第63-72页 |
4.4.1 条形孔洞缺陷附近的应力应变分析 | 第63-64页 |
4.4.2 球形孔洞缺陷附近的应力应变分析 | 第64-67页 |
4.4.3 典型双孔洞缺陷附近的应力应变分析 | 第67-68页 |
4.4.4 椭球形孔洞附近的应力应变分析 | 第68-69页 |
4.4.5 延性裂纹前端的应力应变分析 | 第69-72页 |
4.5 初始损伤对金属材料延性损伤与断裂影响的细观力学分析 | 第72-94页 |
4.5.1 CF钢初始孔洞损伤量及孔洞尺寸不同时的力学分析 | 第72-81页 |
4.5.2 孔洞长大与聚合影响因素的FEM分析 | 第81-94页 |
结论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