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滞中医诊疗指南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1-14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2 研究工作基础 | 第12页 |
| 3 课题具体工作步骤 | 第12-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4页 |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4-28页 |
| 1 小儿积滞中医古代文献研究 | 第14-18页 |
| ·病名记载 | 第14页 |
| ·病因病机 | 第14-15页 |
| ·诊断要点 | 第15页 |
| ·治疗原则 | 第15-16页 |
| ·选方用药 | 第16-17页 |
| ·用药规律 | 第17-18页 |
| ·其他治疗方法 | 第18页 |
| ·小结 | 第18页 |
| 2. 小儿积滞现代文献研究 | 第18-26页 |
| ·文献来源 | 第18页 |
| ·文献选择方法 | 第18-19页 |
| ·文献结果 | 第19-22页 |
| ·西医诊断与中医诊断及辨证分析 | 第22-23页 |
| ·小儿积滞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 3. 文献研究总结 | 第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 第三部分 指南制定方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 | 第28-56页 |
| 1 研究前提 | 第28页 |
| 2 德尔非法(Delphi method)概述 | 第28-29页 |
| 3 专家调查问卷方法 | 第29-32页 |
| ·问卷设计 | 第29-30页 |
| ·专家遴选原则 | 第30页 |
| ·专家对问卷评分方法 | 第30页 |
| ·问卷统计方法 | 第30-31页 |
| ·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形成方法 | 第31-32页 |
| 4 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32-55页 |
| ·第一、二轮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 第32页 |
| ·专家情况 | 第32-34页 |
| ·第一、二轮问卷分析总结 | 第34-53页 |
| ·指南初稿的专家评审意见 | 第53-55页 |
| 5 总结说明 | 第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56-62页 |
| 1 脾胃虚寒—小儿积滞 | 第56-58页 |
| ·古代医家关于积滞病因与脾胃虚寒关系的认识 | 第56页 |
| ·古代医案中从虚、从寒论治小儿积滞的记载 | 第56-57页 |
| ·温运脾胃法治疗小儿积滞 | 第57-58页 |
| 2 关于将中医临床经验融入循证性临床指南的思考 | 第58-61页 |
| ·临床经验在中医学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58-59页 |
| ·将中医临床经验融入循证性临床指南的方法探讨 | 第59-61页 |
| 3 指南制定过程中部分问题分析 | 第61-62页 |
| ·小儿积滞的证候分类问题 | 第61页 |
| ·问卷调查中存在问题的总结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页 |
| 第五部分 结语 | 第62-63页 |
| 附录 | 第63-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